相关内容列表:
中国孩子何时有此福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05-17

  “哇,这么好玩的书!”儿子拿过书,返身关上了自己的房门。那是一本他早就渴望知道内容的书。《生命的故事》,这套由日本教育评论家北泽杏子撰写、漫画家井上正治绘制,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性教育漫画丛书,实在是让念小学六年级的儿子过了把瘾。

  在这之前,每每看到电视上的一些广告画面,他就一副认真求知的态度:“妈妈,你说这卫生巾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怎么咋看也不明白呢?”每逢此时,我要么支支吾吾,要么就是匆匆换一个频道。时间长了,也觉得这是一个不能永远用搪塞对付的话题了。

  怎么办呢?尽管儿子不会再像他父亲那样,性知识的启蒙教育,是16岁那年在兵团大通铺上听一个个荤笑话来完成的,但现有的教育体系,能够帮他解开这些谜团吗?在如今视觉媒体大放送的时代,每天守着信息轮番轰炸的大彩电,更增加了他的好奇和对性的神秘感。于是,我从同事那里借来了这套书。

  半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走出房门煞有介事地说:“我总算懂了,什么叫男人,什么叫女人……”当然,这话有些过了。但确实是从这天起,听不到他“虚心求教”的提问了。书中那些生动有趣的画面和文字,由浅入深、从表及里、科学简洁地讲解了少年儿童最想知道的有关人体与性的生理卫生知识。健康、充满生命力的漫画形象,更使儿子“爱不释手”(后来他又自己看了几遍)。可以说,丛书带他走进认识人体自身的大门,开始教他科学地了解自己,了解异性。

  《生命的故事》分为“妈妈”、“爸爸”、“婴儿是哪儿来的”、“女孩子”、“男孩子”、“生命的诞生”几个分册。它有一个特点,在有限的文字中,将家庭亲情、甚至更深奥的生命伦理内容都有机地结合进去,却不露一丝一毫的说教。比如说尊重父母热爱生命,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书中孩子与父母开放健康的交往画面,用活泼开朗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性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殖生理知识教育,将性教育与多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该书的另一可贵之处。薄薄6本书,却融入了人格、情操、责任感、伦理道德、美学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捧读这种“小画书”,即使是成年人也不免有“好看”的感觉。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此书为什么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出版发行了。

  当然,不可否认该书日本文化风格颇重。如在介绍男女儿童、少年、成人之间的身体发育状态有何不同特点时,是用家人在一起洗澡的画面表现的。无疑,中国孩子一般没有这种体验,即使是妈妈给女儿洗澡,爸爸带儿子上澡堂,也多是恨不得快快洗完,快快穿衣。

  本人没去过日本,也无从想象日本少年儿童现在对性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但有一点是可以想象到的,那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开放式性教育的结果。开放的心态:如同熟悉自己的胳膊腿一样,熟悉那些成年人忌讳议论的器官;无数的小脑瓜再也不用来回翻腾“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及至到了青春勃发的年龄,他(她)们一般也不会再因性无知去压抑折磨自己,而是早已从精神上做好了准备,从知识上得到了诠释。这样“明事理”的孩子多了,不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改善吗?

  至今没有看到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此类科普读物,我衷心等待着这一天。虽然,那时儿子早已不需要这样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