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周围未成年子女对父母施暴仍算少数,但对父母恶语相加却时有所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社会是否应该反思一下?除了无奈,还应有什么办法?年轻父母,当你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稍有动武倾向时,你是如何“防微杜渐”的?
    心理医生:并非无药可救
    青少年对父母施暴,作为父母总是很无奈,但并非毫无办法,如果各方面齐心协力,子女拳打父母的行为可以得到矫正。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十五六岁的男孩经常对母亲恶语相加,咒母亲怎么犯了心脏病老不死,有时甚至动武。
    那男孩的父亲还在坐牢,他母亲承受了很大痛苦,但对孩子仍很有耐心。她请求我矫正她儿子的偏差行为,也愿意全力配合。我要求那男孩杜绝不良交往,并要求他母亲平日与他多沟通,使孩子心中一有疙瘩就能得到化解,亲情关系得到改善后,孩子的心理状态就会好些。
    两年以来,这孩子和以前判若两人,一次母亲心脏病发作,他坐在她身边整夜未合眼,一直在照顾她。他的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了,第一次来就诊时数学才19分,两年后中考,数学考了119分。
    点评:矫正行为偏差急不得
    矫正行为偏差,是个曲折的过程,孩子有时仍要“旧病复发”。这时就要对他进行现实治疗和认知治疗。就是让他看到现实的后果,然后把暴力过程写下来,以后定期看看所写的内容,并提醒他,为这点小事闯这么大的祸,真不应该!同时,对他进行法制教育,并告诉其母亲,以后儿子施暴应报警,一方面是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让他接受更深的教训。
    旁观者清之一:父母也应检点自己
    未成年子女对父母恶语相加甚至动武,有的是父母在不知不觉中种下的祸根。
    我的一位邻居,特别宠小儿子。而对大儿子很苛刻,考试成绩稍不理想,便用脚踢他。小儿子看在眼里,越发有优越感,在食堂,见哥哥吃一个酱蛋,他偏要吃三个,哪怕吃不下,也要父亲买,父亲都依着他。小儿子在学校是捣蛋鬼,未考上高中,升了职校后更蛮横,在学校经常闯祸,而且老是向父母伸手要钱。有一次父亲没答应他,他便冲进父亲单位,一把将父亲从办公桌后面拎起来。因为邻居偏心,他大儿子对家里事很冷漠。我估计那邻居晚景不会好。
    我还有位熟人,夫妻感情不好,两人一吵架就摔东西。她多说女儿几句,女儿便摔东西,我猜这一招被他女儿学到了。再过几年,她的女儿会不会把东西摔到她身上,真叫人担心。
    旁观者清之二:不能袒护孩子
    我的一位远亲,与她的丈夫感情不好,但对唯一的儿子却百依百顺。那孩子上技校时已经是个清秀的小伙子了。只是熟悉他们家的人都说,这孩子没规矩,对那么宠爱他的母亲也时常大声斥骂,摔东西什么的也是常事。
    可悲的是,当妈妈每次听到别人这方面的提醒,竟然在言语间拼命为儿子辩护,倒像是别人在诋毁她的宝贝儿子似的,弄得人家哭笑不得。旁观者提到她都摇头,说娇宠孩子已是不该,这样不分是非地袒护孩子就更危险了。虽说“癞痢头儿子自己的好”,但这般助长孩子的暴戾脾气,到头来吃苦的还是自己呀!
    点评:言传身教是正途
    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长久在强权的压抑下,孩子总有一天“报复心”会成倍爆发出来。如果父母总是袒护孩子,天长日久,孩子的心里就会扭曲,从而觉得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应当,更加为所欲为。
    其实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更大,父母一直与人为善,孝敬老人……那么不需要字子女说什么,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尊敬师长、约束自己、以“大人”的眼光判断事物的是非对错。
    父母的反思:“唯有读书高”?
    儿子出世,我们便暗暗下决心好好培养他念书,因为我和他妈妈都没进过高等学府。
    儿子上幼儿园时挺顽皮,但我们想男孩子顽皮点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每当阿姨告状说儿子怎样“野蛮’时我都没放心上。我们关心的是儿子算术如何、字母识了几个……儿子上学了,我们发觉他和同学总是处不好,三天两头和别人争抢东西或是把女同学惹哭。老被老师训斥,我们做家长的也觉得没面子,这天终于决定要教训他一番。我把他叫到面前一顿斥责,还狠狠敲了他几下手心。儿子闷声不响,偶尔用凶巴巴的眼光瞥我一下,令人暗暗心惊。傍晚他妈妈告诉我,她又看到儿子在楼梯上遇到邻居一个小男孩时很凶地踢了人家一脚。天哪,儿子这种打人恶习要是越来越严重,光指望他读好书有什么用?也许我们一开始就做错了……
    点评:都是成绩惹的祸?
    成才与成人之争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读书读好了觉得自得的儿女有出息,父母脸上也有光,因此只是关心他们的读书成绩,其他方面于是变成了次要的。可是,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生活道理都不懂,又怎么成为一个于社会有用的人?
    父亲心语:不能只是一个巴掌扇过去……
    曾听说,老家的邻居两兄弟用扁担砸自己的父亲,就为报复父亲当年的暴戾。于是到我有小孩时就格外地注意,从小给他做规矩,不让他小时候的行为偏差发展成将来的暴力。
    儿子平常表现很好,懂得尊敬老人。可一旦我不在时,他也会耍赖发脾气。那天儿子放学回家,我妈和往常一样让他喝牛奶,可儿子却急不可奈要出去玩,一边叫“外婆,烦死了”,一边对着上前阻拦的老人一阵拳头。我恰好早回家,目睹这一幕,不由分说一个巴掌扇过去……儿子脸上立马红了一大块,接着“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这时,我才拉他到身边,告诉他错在哪里。在我的严厉训斥下,儿子向外婆道了歉。这一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痛在我心里。但对一个才一年级的孩子,纯粹的讲道理恐怕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倒是那一个让他心有余悸的巴掌加上语重心长的教训,才能叫他铭记。
    点评:自身恶习是祸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还未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之前,他们的言行主要出自于模仿,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如果父母平时“出口成脏”,对长辈也缺乏尊重,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要求他彬彬有礼似乎有点勉为其难。
    所以,孩子对自身有着不良言行习惯的父母出言不逊甚至动拳头,用咎由自取来解释恐怕并不为过。
    这是疼孩子?“孩子还小,大了就会好的”
    接送儿子上学的时候,时常会碰到邻家阿婆送四年级的孙子上兴趣班。听说那孩子在学校里成绩极好,也很乖巧。
    曾见过他和他的妈妈在一起,并不吵闹,可跟他外婆在一起时,就会异常顽劣,不听老人劝告。外婆一旦开口劝戒就会得到孙子“去,去,烦死了”的回答。若上前捉他,更是会“赢”得一阵猛烈的拳脚。而万一有什么要求得不到满足,这孩子甚至滚在地上耍无赖。
    我在一边看得心寒,可那位阿婆只是有些不以为忤的无奈,想来这样的遭遇已经是家常便饭。若旁人替她不平时,她会说:“孩子还小,大了就会好的。”
    点评:不以儿小而不教
    孩子小、懂事不多、容易做错事,这就更需要懂事的大人给他做做规矩,决不能因为人小就不管好坏包容他的一切。否则,等纠纷升级,怕是来不及纠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