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助学贷款为何迟迟没到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2-21

    眼下正是隆冬时节。然而,黑龙江省省属院校贫困大学生盼了大半个学期的助学贷款仍迟迟没有到位。一些贫困大学生在为没有棉衣过冬而发愁。

    据省教育厅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全省在校大学生21万多人,其中省属院校14万人,贫困生占17%,特困生占10%。自今年8月国家实行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全省已有3000多名贫困学生享受到了国家的贴息贷款,贷款总额达4136万元,但贷款对象主要集中在部属院校和地市级院校。因省属高校与最先开办此项业务的工商银行分支机构没有就助学贷款协议中的某些条款达成共识,致使省内省属院校贫困大学生至今没有拿到国家助学贷款。

    按照有关规定,省属高校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由省财政给予50%的贴息,学生只需支付一半利息,贷款事宜由工商银行等4家银行承办。经教育厅、财政厅有关部门的多次研究协商,在省财力困难的情况下,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经费100万元,贷款额度3000万元已经到位。

    学生为何迟迟没能拿到贷款?据了解,在拟定银校协议过程中,银行方面对贷款学生的学校提出了一些附加条件,如要求“提供贷款学生的毕业去向、就业单位名称、居住地址、联系电话等情况,在借款人毕业时将未清偿贷款本息的情况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同时抄送银行”,“如学校违反协议,造成银行贷款本息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等。学校难以接受这些附加条件,认为学校没有承担赔偿责任的义务。

    另外,有的银行对贷款学生的条件要求过高,如只能是三好学生、学生干部等。按照国家文件的规定,贷款对象应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有的银行在拟定协议时,却要求学生必须是三好学生。而学校认为,三好学生不一定有经济困难,需要贷款的不一定是三好学生。

    此外,有个别地方基层银行没有接到上级的文件或通知,仍在等精神;市属高校的政府贴息款有的还没有落实到位,这些也是导致助学贷款没能发放的原因。

    东北农业大学有2100人申请助学贷款,但至今没有一人拿到钱。该校学生处处长董广芝介绍,有六七百名学生的学费至今没有交上来。这种情况不仅加重了学校的负担,也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有的来自南方的贫困大学生,开学时只带了一二百元钱来报到,没有钱来买过冬的棉衣。学校只能动员全校师生向这些贫困学生捐衣捐款,以解燃眉之急。

    由于在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相对于部属院校,银行认为这些学生就业率相对较低,还贷能力相对较弱,他们的顾虑也许更大一些。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人士介绍,银行要求分批办理助学贷款,一批只办理50名学生。如有审查不合格的,再补报。这样一来,拖长了时间。

    齐齐哈尔大学已与当地工商银行签订协议,80万元助学贷款已到位。黑龙江商学院也与当地工商银行签订了协议。但这些签了协议的学校也不是没有担心。

    例如,双方签定的协议中的补充条款为“借款人就业时,应要求用人单位书面向银行承诺,负责每月将借款人工资的40%划拨给银行,否则学校不向借款人发放毕业证、学位证及派遣证”。有学校人士认为,且不说学校是否有权这样做,就算做了,没有这些手续和证书,学生就不能就业,这样一来,贷款不是仍然还不上吗?

    银行人士认为,助学贷款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无需担保,贷款期限较长,贷款学生毕业去向又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可能造成银行收贷工作困难且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银行方面持谨慎态度是十分必要的。银行不能全面了解借贷学生的情况,要求借贷学生的学校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不为过。他呼吁早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让学生可以直接贷款而无需学校担保,银行的风险也就相对能够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