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评论:也说校园怪现象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1-07

    大清早,先睹为快,细细端详着B1版的大样。从头条往下,关于学校、关于学生的稿子真是不少,从南大社会学系的一次时尚小调查引出的“大学生怎么还跟中学生似的”的“有趣话题”到“另类校园童谣令人担忧”等,几乎成了个系列。

    大学生为何总是中学生们一样儿去固执地“含酷”、“我靠”、“菜鸟”、“哇噻”……我看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本人曾经从有过中学、大学、研究生经历的数位在机关仕途或者商贾沙场业已功成名就的成功中年男士的口中习以为常地听过所有这些“时尚”言语。这些口头时尚其实也无伤大雅,但大学生倒也的确应该快快长大。这里,倒是应该反思如何多“制造”些许能够比“俗文化”更能深入人心、过目成诵的新时代“雅文化”才是。此其一。

    刚想说另类校园童谣,身边便有一位来实习的大学生称:“这算什么,比这离奇的当属‘密码语言’(也发源于校园)。”问都有什么,她随口而出,什么“天使”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屎”;“天才”就是天上的“蠢才”;“偶像”就是“呕吐”的对象;“神童”就是“神经病儿童”……还有很多。唉!学生们的聪明才智最好别都花在这上头去了。至于看到“英语不及格,说明我爱国”之类,立刻让人忆起二三十年前的“读书无用论”,当时有这么一首顺口溜说:“我是中国人,不学外国文。不懂ABC,照当接班人。”何其相似,学生不读书显然大错特错,当然不可简单视作“玩笑”,必须晓以利害、坚决纠正。此其二。

    记得读书时,一位老师这样诲人不倦地揭过作弊者的短,说:“作弊是对知识的亵渎,是对成绩的偷窃。”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作弊都是严重违规行为,都是要给“红牌”的,通常是作“零分计算”。考试不能作弊,从道理上讲和公民不可违法是一样的。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一种方法,如果校园里没了考试的“规矩”,那么课堂上学习何谈“方圆”,那么国家的教育不就乱了“方寸”?因此,给“作弊”找来的任何借口都应视为谬误。此也就是其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