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对人的道德评价是很复杂的事儿,尤其是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与道德修养处于一个动态的、充满变数的阶段,很难作简单的二元价值判断。短短的大学时代,他们身上善与恶的“潜能”或“基因”不可能充分显现。何况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尊重所有人,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我是好人”的自信,而不是分出等级来。现在有的小学校已经取消了“三好生”的评比。有的国家的学校里,连分数都是孩子们的隐私,更何况道德评判?思想品德分出等级来之后,“坏学生”若把自己的这种角色“定位”带到社会上,采取破罐破摔、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是非常令人担心的。
    用量化尺度衡量思想道德会产生虚伪,该校社会学系的党委书记对此也承认,但他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认为:“只要有了成效就是一种促进。”但如果“好事”与虚伪共生的话,这种好事的价值何在?人们在生活中处处提防假货,信用危机已成公害,我们吃虚假的亏够多的了,可学校还在认可人的双重人格,岂不可悲?
    该系党委书记说,这种方法“最明显的成效就是旷课迟到现象减少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也很踊跃”。但取得这样的成果需要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呢?这种量化工作要制定测评、检查、计算等繁琐条件、程序;要抽出专人,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实行中可能还会产生一些矛盾,需要做解释工作;而且不得不容忍功利主义的虚伪并承认它的“价值”。我觉得这种对思想品德的“量化”,还是基于传统“五分加绵羊”的价值取向,只要能使学生服帖,便祭出分数的大棒,我们总也走不出这个怪圈。我以为思想品德是一种多元结构,一个学生最基本的思想品德应该是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懂得权利和义务,能独立思考,敢对自己行为负责,具备科学精神等,但这些都无法量化。学校的品德教育应该朝这个方向探索,而不是鼓励学生把可能存在的“恶”包藏起来。学校要做的应该是让学生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去消除“恶”的倾向。至于学生成长得如何,也应该让社会去检验,而现在用分数下结论肯定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