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物理教授路易斯·布隆姆菲尔德接到分数低的学生的投诉,他们说有人抄袭论文,从而抬高了平均分。布隆姆菲尔德决心对此予以追查,他利用自己写的软件,对学生近几年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1500篇学期论文进行检测,发现122篇论文中有雷同措辞,其中60篇几乎一模一样。
在各大学官员的催促下,美国各州大都通过了法律,禁止销售论文。对此,各论文“加工厂”自有妙计应对。他们在网页上贴出了不算醒目的广告,说“我们想给你写论文提供帮助,不希望你违反涉及学术诚实性的法律。”然而,买卖照做不误。
提供论文的网站收费还不低。SCHOOLSUCKS(www.schoolsucks.com)列出的论文主题有25000个,每页收8美元;如果专门按需订购一篇,每页要35美元。还有的网站提供答案手册,一步一步的列出常见问题的答案,其中有的是出版教科书的公司提供的,有的是有以前参加过考试的学生贴上去的。
最早发布对付抄袭软件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历克谢·艾肯。1997年,他免费发放了名为MOSS的软件,大受老师们和学校管理人员欢迎。后来,网上测试大行其道,有的大学开发了Securexam软件,它可以控制电脑的操作系统,锁住其他文件和因特网站点,这样学生考试的时候无法查询答案来粘贴。
到底有多少人在抄袭呢?DUKE大学的迈克比教授在全美范围内进行了调查。25所中学的4500名学生中,30%说根本没有抄过,48%承认曾经从书面材料和网上拷贝过,只有6%的人说曾经从网上抄袭过,但是从来没有抄过书面材料。迈克比说:“网络没有制造许多抄袭者,是那些喜欢抄袭的人利用了网络。”
在另外一项调查中,迈克比发现只有46%的大学生认为采用网上的东西而不注明来源是欺骗,76%的认为给老师的论文中有大量网上的东西是欺骗行为。这表明,关键不是利用软件找到谁在作弊,而是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明白这样做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