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海外教育:德国教育重实践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6-21

  德国教育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职业教育如此,高等教育如此,博士教育也同样如此。有人说,德国学校的学生,上午毕业,下午就能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应对自如。这话也许有些夸张,但德国经济能长期保持强势,与德国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念息息相关,则是不争的事实。

  实践导向,企业导向,这是德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刚刚通过博士答辩的陈国辉,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系,是清华汽车内燃机专业硕士,1995年来柏林工大机械系攻读博士学位。他说,在德国,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和博士生,之所以受到经济界的普遍欢迎,在于学生们懂得实践,了解企业,并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确实,陈国辉的博士论文题目“增压发动机的动态研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具有实用意义的课题。陈国辉强调,德国大学工程技术领域里的教授,必须来自企业,来自工业界,不能直接从高校的毕业生或博士生中聘用。这一举措保证了大学教育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

  重视能力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是德国高校教育的又一特点。专程从德国西部亚琛赶来祝贺的陈国辉夫人茅玉琴博士,对此深有体会,其博士论文“安全气囊的折叠方式在碰撞过程中对乘客伤害的影响”也是一个来自社会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她说,这一课题基本上是在企业里完成的,在博士答辩之前,她就在位于亚琛的福特欧洲研究中心找到了工作,现在从事如何在不可避免的汽车交通事故中使汽车对行人的伤害减至最小程度的前瞻性研究。

  在中国工作两年半后回到德国的刘建平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后在柏林工大电光源所获得博士学位。回顾在广东佛山欧司朗照明有限公司担任亚太地区产品开发部经理的工作经历以及自己在德的求学历程,他说,强调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这是德国高校教育的最大长处。刘在德国吉森大学学习物理时,要完成18个大型实验。大学助教在阐述了有关实验的理论背景后,所有的实验提纲、实验计划、实验报告都要学生自己动手写,往往长达十几页。实验结束后,还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数据评价。而做博士课题时,常采取“博士+硕士+工程师”的“团队”工作方式,在从事产品开发时强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究方式。这就既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应用性的工科如此,研究性的理科也是这样。在波茨坦德国地学研究中心从事基础性研究的袁晓晖和李学清,是一对博士夫妇。他们发现,与自己在国内读大学时相比,德国大学教授比较注重将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工作、进展和结果传授给学生,即使有些理论、有些成果还不成熟。而在中国理论讲得很多,毕业论文的理论性很强,但学生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工作。因此,尽管德国的大学甚至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学生在大学里接触的不是静态的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而是本专业最前沿、最活跃的动态的东西,极具现实性和应用性。

  这种重实践、重方法和重能力特点也体现在德国文科专业的学习之中。在柏林洪堡大学攻读企业法的博士生常鸿宾说,德国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必须通过两次国家考试才能执业。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意味着理论合格,而第二次国家考试则要求学生在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实习两年半并接触了大量实际案例后才能进行。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意味着实践合格。由于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广和实践机会多,不仅可写判决书,也可写控诉书,具备从事法律行业所有职业的能力,而不是像国内那样,法官、检查官和律师分专业设置,毕业生只能干其中一行。毕业于合肥工大、在东南大学获硕士学位、在上海光机所获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的王峰,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受德国洪堡基金会邀请,经过在柏林两年的科研实践的熏陶,王博士深受启发,决心回国“下海”,意欲使自己的理论与祖国现代化的实践紧密结合,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