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挖”校长引出的话题:学校要学会留人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7-26

  本报讯昨日,本报第一版的一篇《10万年薪挖校长》报道,引起了本市一些学校和老师的高度关注。记者当日采访了在沪参加“全国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几位学员,这些知名校长认为,名校长确实是教育优势资源,要想办法留住并尽可能发挥他们的才智。

  哈尔滨师大附中校长沙洪泽认为,部分名校校长流失的原因除了“物质待遇”的悬殊外,还有目前教育界人才已经开始对流的“残酷现实”,因此他呼吁,要尽快探索研究“政 策留人”、“感情留人”的新思路。对年轻的业务骨干要慎重考察是适合培养其为名师还是名校长,知人善任有时甚至比待遇还重要。

  上海教育界一位资深专家分析,从招聘普通教师到互相争夺校长,这是教育界人才竞争向纵深发展的表现,但由此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一方面,由于校长流动尚处于竞争初级阶段,还缺乏“游戏规则”,比如在商界,你要跳到别家可以,但你必须保守本公司的商业秘密,校长也是一样,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策略并不是一个校长的私有财富,而是学校积累多年的共同财富,因此,对跳槽的校长应该有相应的约束。

  另外,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益,有了好校长并不意味着学校就能迅速提升“档次”,学校的发展有多方面因素,急功近利并不利于校长充分施展才华,仅靠丰厚的物质条件也不能真正留住好校长,还得在创造软环境上动脑筋、下工夫。(记者郭文才)

  附:名校长是块“金字招牌”

  一项调查表明,在家长的心目中决定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因素,占第一位的就是有一名好校长。早几天,全国重点中学———南师大附中校长陆一鹏被苏州一民办校以30万元年薪挖走,中学校长争夺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许多家长的眼中,名校长就代表一所学校的水平,名校长就代表着升学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跟随一个名校长。

  记者对上海30多所市、区重点中学的校长进行了初步了解,发现这些校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特级教师或者高级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相关专业知识和在实施素质过程中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与业绩,至少有10年以上在教育岗位工作的经历,并熟悉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而现在被招聘单位“挖”的校长都有一个共同点:年轻,学历较高。他们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都曾经是学校的业务骨干,而且出国深造过,教育理念较为先进。

  可以预见的是,名校长将成为各校争夺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