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评论:中学教师也评“教授” ?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5-08

    据《中国青年报》4月26日报道,南京市教育局今年将在该市所属的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重点职业中学和市级教学研究、教育科研部门设立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岗位。该政策意味着南京的中学教师今后也可以当“教授”。

     中学教师当“教授”,足见部分中学教师业务水平之高,有关部门尊师重教 力度之大。可是看罢消息,我仍然觉得此举欠妥。

    教授,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教师。众所周知,高等学校与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在性质、任务上有着本质区别;同样,其教员在学历层次、专业要求上也必然存在很大差距,职称的考评认定也有 着两套全然不同的系统。南京市对“教授级”中学教师的评审既然还是在中学职称评审体系之内进行,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授”。我注意, 众多媒体在争相报道这一消息时,都耐人寻味地在“教授”一词加上了引号 ,这多少让中学教师觉得有些尴尬。

    其实,中学本来已有相对完善和成熟的职称评审体系。高级教师作为高级职称,体现着中学教师的最高资历和业务水准。除此而外,那些在基础教育岗 位上做出突出贡献,有独特教育思想并形成理论体系,具有鲜明教学风格和科学教学手段的教师,除被省一级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的崇高荣誉称号,还可享受相应的物质待遇。高、特级教师们是基础教育的最宝贵财富,他们或春风化雨,以自己的学养、智慧、人格诲人不倦;或著书立说,以道德文章感染后学、扶掖新秀。可以说,完备的中学评职体系已为教师的业务成长提供了足够空间,也为青年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设立“教授级”中学教师,不仅名分不正,而且迭床架屋。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获得“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的人员,将享受教授工资待遇,并实行任期考核制度。这也许可以告诉我们南京市突破已有评审体系,另立“教授级”高级教师的目的只不过是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这纯属多此一举:提高优秀人才工资待遇,加薪就是!何必要“靠大靠强”地来个不伦不类的“教授级”,这与人所诟病的“处级”和尚有何区别?

    近些年,“教授满街走”已成为中国高等院校的普遍现象,而教授的泛滥直接导致了“教授贬值”。南京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导师曾这样对自己的学生说:“别称我教授,现在的教授一分钱能买好几个。”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也说:“如今不管是谁,只要能在北大谋一个教书的位子,就能评上教授 。”而在七八十年前,连鲁迅、梁漱溟这样的大学者在北大也只能被聘为“讲师”。江苏某高校甚至出现“膳食科长”申报博导的学术闹剧,我不知道 “教授级”高级教师的加盟到底能不能使“教授”增值。但中学评职过宽过 滥,许多特、高级教师名不副实,为应试教育“添砖加瓦”却是不争的事实 。

    笔者并不主张中学与大学应当泾渭分明、互相隔绝、“老死不相往来”。不可否认,中学里有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准或许能超过某些大学“教授”,这不仅正常,而且问题显然并非出在中学里未设“教授”之职上。这些教师如果真的有心有力,完全可到大学兼职,获得大学评审的教授职称。另一方面,中学也应欢迎大学教授到中学讲学,事实证明,大学者参与基础教育有着无法估量的重大意义。这样的良性互动对于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和中 学,无疑都是双赢。

     提高教师待遇,关键要实事求是。想当然地设立什么“教授级”高级教师的 事还是少做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