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有一起相似的著名诉讼无果而终:1999年9月,刘燕文诉北京大学请求授予其博士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一案,被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一审判原告胜诉。被告上诉后,发回重审时又由原审法庭判“诉讼时效已过”。其实,一审法庭在考虑诉讼时效时已经有明确判断,即时效过期问题因被告拖延而致,不应由原告负责。为什么原审法庭自行推翻这个认定,事后人们没有得到解释。这次诉讼当时引起我国高教及法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讨论,一位著名法学教授称此次诉讼及结果为“转了向的里程碑”。
     学生诉大学之所以会被认为是法治的“里程碑”,在于我国大学以往是一个高度封闭的行政系统,是一个法律不曾光顾的“特殊领地”。这种状态的形成,一是由于我国在高度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的每一单位几乎都是相对封闭的行政系统,都按各自的行政规章办事,大学自然概莫能外;二是大学属学术单位,高度专业化,外行对大学事务一般难以置喙。
     在我国开始建立高度法治国家的今日,法治精神无疑应渗透到社会的每一角落,存在一个完全拒绝法律和法治精神审视的“社会系统”,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应该的。
     毫无疑问,在学术问题上,大学应当高度自治,这也是至今得到社会公认的准则。但是也要看到,大学对一个学生的处理(就学权利、毕业及学位证书的授予等等),有可能影响学生的终生命运,而在校规的制订、解释和执行上,学生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因此,正如一位法学家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大学明显行使着实际的裁判权和处分权,这样的权力能够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涉及到学生的权利(包括他能否获得学位,能否获得毕业证书等方面)时,应该让那些认为相关处置不公平的人有一个另外提出质疑的途径,就是由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对相关决策的合法性作出审查和裁判,从而使纠纷得到公正的解决。从法治社会的逻辑看,这个中立的第三方当然应当是法院。”
     从这两起诉讼来看,法院对介入大学事务的“边界”在哪里是比较清楚的,那就是无权干涉学术价值的评判,而是对学校自行制订的规章是否与具有更高效力的国家规章相抵触,以及这个规章的执行是否具备程序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应该说,这个“干预边界”是合理的、恰当的。
     不久前,沈阳一所高校的学生向《中国青年报》投诉:这所学校的校规之一是“禁止学生谈恋爱”,已有几对学生因此被勒令休学或开除。更令人不解的是,另有一条校规是“男女学生不许同桌就餐”,一旦被发现,将被大会点名批评另加书面通报。这样的“校规”,有丝毫的法律和国家规章的依据吗?乍一看真以为是时光倒转,不知转到哪个国家的哪个年代去了。
     从另一方面看,大学是培养具有较高法治精神的公民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比较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还需要在校园生活中时时处处受到法治精神的熏陶———习惯是养成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大学在校规的制订、解释和执行的全过程中,包括依据和程序必须全部具有“合法性”,就不单纯是一个学校管理问题,而具有更深远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