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全国各地各级教学主管部门通过开展赛课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机会。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愈来愈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频繁地开展赛课活动,旨在将课堂教学导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然而,赛课真能负载这么巨大的功能吗?如果能,为什么不少教师觉得有些优质课可望而不可及?为什么不少教师至今还在为“什么是真正的好课”而困惑?如果能,为什么从上到下,赛出了这么多优质课,而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却仍然面临着当前课程改革的阵痛?可见,赛课虽然促进了交流与竞争,但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产生误区与困惑的原因何在?笔者愿以一孔之见与同行商榷。
赛课误区与困惑
过多的赛课加重了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和教师的负担。多年来,一旦有全国或省级赛课,为“调动全体参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通常要求层层赛、层层选。这种选拔功能突出的赛课,加重了各级教学主管部门和教师的负担。虽然层层搞赛课大练兵、大选拔,而最终能推向全国或在全国获奖者寥寥无几。尽管也有不少人获省、地、市、县各级奖,但耗费的精力与实际的收获远不成正比。相反,频繁的赛课影响了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除全国性大赛,有的地区每年都要组织各科赛课,将获奖情况作为工作评估的依据之一。结果,导致基层教研部门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不得不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组织、指导赛课。而参加赛课的老师也不得不为取得好成绩而投入大量的精力,一个教学内容在本班和其他班反复试上,上了改、改了又上,直到满意为止。这样,无疑加重了各级教学教研部门和教师的负担,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赛课组织形式与“理想模式化”的评价标准导致“做课”。多年来,各级各类赛课均提前通知,短则提前两三个月,多则提前半年、一年。参赛者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甚至“千锤百炼”。而经“千锤百炼”的课,往往因精致、完美和具有“理想模式化”特点而受评委青睐,被视为“高水平”。于是,指导者及参赛者为推出“高水平”的课,倾力“做课”、“演课”。从选人、选课、教学设计、写教案、试上课、研究修改到做课件,都要精心策划,反复演练。有的甚至花费大量的财力。据悉,在一次全国优质录像课评比中,某省一节课不仅有本地教研员与骨干教师共同参与指导,而且特聘请外地专家作指导,投入近万元购置多媒体器材与学具,用了数千元进行课堂录像。虽然获了全国大奖,但在当地却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少教师对这类大投入、高消费并凝聚众多人心血的课表示异议,普遍反映这种课虽然完美,但不真实,缺乏常态性。的确,这些课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师自身与他人的经验积累,忽视特定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态反映与认知实际。设计者以教为主线,为顺利推进教学过程而精心设“圈子”、“铺路子”,包括怎样引导学生按老师的意图回答问题,都要周密思考与设计。上课时,教师兜“圈子”,学生揣摸老师意图,投其所好“钻圈子”。有的执教者担心学生“不配合”,在课前进行不恰当的“铺垫”,使课堂成为学生“已知已会”基础上的浅层次活动。试想,这种“做课”、“演课”,能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发展吗?这类课表演性太强,缺乏不可预测因素引发的师生思维的碰撞,体现不出教师的应变能力与学生的“认知冲突”,体现不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师生在互动中对知识的共建。课堂,因缺乏真实的教学情景与师生充分的情感投入而失去生命的活力。诚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在赛课获奖者中,确实不乏经验丰富,内涵深沉,风格鲜明的教学能手,他们的教学探索,得到了评委的充分肯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但遗憾的是,这类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目前还不多,更令人担忧的是,“做课”、“演课”的现象还可能继续发生,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缺乏常态性的赛课失去导向的意义。赛课初衷本为提供示范,促进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获奖的课,有些确实堪称“样板”、“精品”。但事实上,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有的老师在观摩了这些课后,竭力学习人家的经验,模仿别人的教法,但学到的也只是一些皮毛,难以获得深层次的启迪与借鉴。有的老师说:“那样的课,热热闹闹,花里胡哨,教师又唱又跳,我们没有这个表演才能,就是获奖教师本人,平时也未必能做到。”他们的坦言使我们看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教学的设施设备与教学环境存在差异,加之教师工作任务普遍较重,若以获奖课的标准要求他们的教学,无疑给他们设立了不切实际的标高,使他们丧失信心,失去追求的目标,从而放弃对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与改革的探索,不利于他们在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
问题解决与对策
怎样使课堂教学回归常态,引导教师由对“理想模式”课的追求转向富有生活化、个性化与生命力的教学探索?怎样建立更为合理的赛课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强化赛课的导向功能,促进广大教师卓有实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为此,笔者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多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提供平等交流与研究的机会,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不能过高估计赛课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作用,建议适当减少赛课,多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目前,部分地区已启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广大实验教师为转变自身教学行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经历着较为艰难的探索过程。他们从实际出发,在各自的“生长点”上进行不同的尝试、体验、感悟。我们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其探索的效度。由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过多的选拔性赛课活动会局限教师探索的空间,减弱他们自主探索的内趋力与大胆实践的信心。因此,可通过多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与研究活动,通过上课、说课,使教师在无功利追求,无心理压力的自然状态中为“提高”而非“拔高”课堂教学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毫无顾虑地大胆展示自己的尝试与探索。只有这样的课,才会引起同行情感上的共鸣,促进相互间平等交流、对话,在实话实说的讨论与研究中,促进思维的相互碰撞,促进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改变赛课的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增强赛课的实效性,强化赛课的导向功能。建议改变赛课的组织形式与评价方式,增强赛课的实效性。例如,赛前通知的时间不宜过早,不一定搞层层选拔。可采取报名与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人选,并由组织单位确定赛课内容范围,或采取赛前抽签确定内容的办法,以避免赛者只选易于展示效果的教学内容,而忽略那些真正需要研究、探讨与较难处理的教学内容。固然,这种办法为组织者与参赛者增加了难度,其课堂效果可能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完美,但作用不可低估。
在评价方式上,可变仅由专家评委说了算为专家评委、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如赛前印发评课表,由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看法与思考发表意见,为评委提供评价参考。这种方式不仅可保证评奖的客观公正,更重要的是,可增强听课者的思维参与度,使他们以主动、积极的态度观摩、分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高研究能力。课后,可由评委对参赛课加以点评,以强化赛课的导向功能。另外,建议不开展录像赛课活动,即使是需要向上推荐录像课,可在赛课现场组织录像,这样,不仅少花经费,而且可杜绝录像中的弄虚作假。
调整评价关注点,增大富有个性的教学探索,形成多姿多彩的教学态势。过去的赛课评价,重在看教学流程是否顺畅,手段是否先进,课堂是否热闹,而对教师的教学机智关注不够,对教师突破常规的探索性尝试重视不够,对教师因大胆探索而造成的失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凡此种种,导致了参赛者求稳、求顺、求花样翻新,而不能求实、求真,以至于失去大胆探索的勇气,造成课堂既无缺点也无特点,模式单一,风格雷同。建议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完美赛课评价标准,摘下“理想化教学模式”的有色眼镜,调整评价关注点。关注体现课改理念的教学细节,关注随机教学策略的运用,关注师生互动中的知识共建,关注常态下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呈现。尤其应关注教师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对探索中的失误加以宽容,对成功充分肯定。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教师充分展示自我,进行富有个性的教学艺术探索。只有这样,我们的赛课才会在探索中形成既有前瞻意义的“理想课”,更有生活化、低成本与普遍导向意义的“常态课”等多种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