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多年来一直足额按时发放,医疗费用实报实销;近3年来每年有144名合同代课教师如期转为公办,这意味着平均每年给县政府增加100多万元的财政支出……
     对照一下澜沧的实际情况,就会知道做到这些多么不易:该县是我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46万人口中拉祜、佤、哈尼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7%;8807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山区、半山区多达98.8%;去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544元,尚有近一半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去年县财政收入只有3397万元。
     尽管如此,澜沧还是把教育列为“重中之重”,从政策、机制、投入等各个方面确保落实。一是实行党委政府负责制,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对教育负全责;二是领导到位,主要领导班子成员要分别对口联系一所学校,从县委书记、县长到村支书,一个都不能少,学校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跟领导反映;三是政策到位,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要确保按时分批实行“民转公”,每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要优先安排工作;四是投入到位,县、乡政府要保证做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旧危校舍改造就是借钱也要搞。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力气抓教育?县委书记郑映德告诉记者:因为教育落后已成为澜沧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澜沧物种资源丰富,可以说种什么长什么!但因为人才匮乏,多数群众只能忍受‘富饶的贫困’,捧着金碗饿肚子!”
     解放前澜沧、孟连、西盟三个县的各类学校只有70来所。如今,光是澜沧就有各类学校886所。但是,由于拉祜族等少数民族是由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阶段的,社会发育程度低,目前“普六”刚刚完成,全县人均受教育程度仅为1.9年。
     澜沧秀丽富饶的资源环境与贫困落后的农民生活的强烈反差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秀竹茂密;到县农贸市场一转,各种果蔬鲜亮诱人,山菌、草药琳琅满目,只是价格便宜得出人意料。而到居住在半山腰的贫困农家走访,青菜煮白米,茅屋黑又暗,孩童们天真的目光和破旧的衣服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事业,国家和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教育部实施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对这些地区加强投入;国家民委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计划”;“未来母亲教育工程”也已启动,包括邓颖超班、春蕾班在内的女童们告别了贫困的困扰。
     再苦不能苦孩子。“十五”期间,澜沧将继续坚持“教育为本、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在巩固“普六”成果的基础上向“普九”迈进。“让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所有孩子都能背起书包去上学!”这是县委书记的期望,也是全县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