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对中学语文鲁迅课文的几点思考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9-26

  这是编辑部朋友给我出的一道难题,近20年我已经脱离中学语文教学岗位,在大学里讲鲁迅作品,因此只能根据大学教学的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不一定符合中学教学的实际。我姑妄写之,诸位老师姑妄看之,或许在某些方面会有所启发,如毫无参考价值,不妨弃之一边,就算我交了一份白卷吧。我想分几点来说。

(一)重观鲁迅


  在近年语文教育改革的讨论中,许多人都对鲁迅作品教学提出了许多批评,诸如选文不妥、教法不当,因而导致学生对鲁迅产生逆反心理,等等。这都是有道理的,应该引起注意。但如果因此而怀疑或否定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恐怕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至少是我所不能接受的。而且在我看来,引导青年学生从年轻时候起读一点鲁迅的作品,对他们的成长,以至新文化的传递都是有重大的意义的。

  我是主张在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中应该较多地选讲经典名作的,因为那都是人类与民族文明的结晶。让青年学生通过阅读,与思想、文学、科学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就可以使他们从人生的开始,就站在大师们的肩膀上,有一个精神上的高起点,这对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发展几乎是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而鲁迅,正是“五四”所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最主要的代表(当然不是惟一的),即使是他的批评者也不能否认他是2o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思想与文学是一份无法回避的世纪精神遗产。顺便说一句,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讨论中,很多朋友都强调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这当然很有必要;但有的论者往往将民族文化传统局限为古代文化,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否定)了现代文化传统,这就不免有些偏颇、事实上,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包括学生在内)要使用的是现代白话文,中学语文教学也是以学习与运用现代白话文为主的,鲁迅这样的现代白话文的大师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顺理成章”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后代的,比如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分别是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以至家喻户晓的;我们也应该通过中小学教育与其他手段,让屈原、陶渊明、杜甫、曹雪芹、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的精英的精神遗产代代相传。

  可能有人会认为,鲁迅的作品固然有很高的价值,但对青年学生却是高不可攀,或者是可敬不可亲的。这里,我想讲两个观点,一是要相信鲁迅其人、其作品自身的魅力,二是要相信当代青年(特别是喜欢思考问题的青年学生),他们的心是和鲁迅相通的,是最能理解鲁迅的。“鲁迅与青年”本是一个讲不完的话题;鲁迅无论在其生前身后,都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绝不是偶然的。在这方面,留下了很多很多的回忆录。我们不妨在引导学生读鲁迅作品的同时,也介绍学生读一点有关回忆的,这或许可以帮助学生走进鲁迅的世界。这里,我想向老师们推荐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收北京出版社《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看看作为年轻人的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什么样子,这本身就很有意思。萧红一开头就这样描述鲁迅给她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鲁迅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这样一个畅怀大笑、毫无机心、充满童真的鲁迅不是十分的可爱,青年人能不喜欢他吗?萧红在文章结尾又这样写下了鲁迅在她心目中的最后一个印象:鲁迅在大病中总是在不断地看一张木刻小画,“那上面画着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边的地面上还有小小的红玫瑰花的花朵”。——这样一个面对死亡,却眷恋着生命,拥抱着青春的美、大自然的美的鲁迅,正是与年轻人息息相通的啊。如果再作深入一步的讨论,我们还可以说鲁迅与青年的“相通”有两个根本点:一是‘慎”的精神,一是‘“积极进取”的精神。一位北大的学生在听了我的鲁迅课以后,这样谈到他与鲁迅的接近:“(通过学习),我实实在在地领悟到了鲁迅的真正伟大之处:他是一个真的人。这无疑成为我开始亲近鲁迅的一个突破口。作为一个年轻人,最希望获得,也最易被感动的,便是这种精神上的‘真’。沿着这一脉络,我找到了鲁迅的生命与我的心灵的通道。”这位学生的经验大概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另一位学生也是直接视鲁迅在《论睁了眼看》里的一段话为鲁迅精神的精髓的:“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自己也不觉得。”这位学生认为,鲁迅的这段话是对自己“身负的虚伪文化的最有力的批判”。其实青年对我们的某些教育,包括课堂的教育,家长的教育感到不满,甚至产生某种隔膜,以致抗拒,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对他们说了太多的假话、空话、大话,而巨也要求他们说这样的违心的话。如学生们所说,鲁迅的“真”的可贵正在于他敢于公开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鲁迅恰恰是在人们因为缺乏勇气而停止思考,满足于似是而非以自欺欺人时,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而从不顾忌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青年学生正是从这里看到了一种他们这个年龄最为向往的大智大勇的大丈夫的英雄气概。而更让年轻人满意的是鲁迅“真”的彻底性: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缺陷、不足与失误,甚至坦然承认自己并非时时刻刻都说真话,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这一点很让青年学生动心,因为众多的成年人总在他们面前把真实的自我遮蔽起来,扮演一个真理的化身或教化者的角色;一旦年轻人从这样的神圣姿态中看到了另外一面(如果不加掩饰,本也是十分正常的)时,他们就会感到了深刻的失望,以致产生受骗感,从而根本丧失了对成年人,对我们的教育,以致对生活本身的信任。这样的事情不是经常或正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吗?其实.单就这一点——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结识这样一位“真”的成年人,意义就已经十分重大了。例况鲁迅在敢于面对现实与自我的种种缺憾的同时,还对青年“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许广平语),他总是鼓励年轻人要积极地行动:“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北京通信》,“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忽然想到六》)。这样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青年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是符合青年人充满了创造与行动欲望的年龄特征的。鲁迅同时又谆谆嘱咐青年要爱惜自己的生命,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赤膊上阵,不求一时一地的痛快,而要作持久的努力,韧性的战斗——这些对尚未成熟、还处于人生准备阶段的青年学生是尤为重要的;青年学生也总能从这些关照中感受到鲁迅的巨大的爱,这是一种近乎父性、却又比父爱更为博大的爱。当然,鲁迅的思想、文学中,有的是青年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所难以理解的,鲁迅还有许多超越时代的超前性的思考(这是一切大师级的人物的共同特征),更是人们未必能完全理解与领悟的,因此,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与接近,必然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书是要读一辈子的。这一点在下面还要作进一步讨论。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低估中学生,特
别是高中学生对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理解的欲望与潜能,应该承认,过去的应试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压抑了这种欲望与潜力的发挥的。而且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树立某种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只要适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有好处的。这就是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们的教育当然要面对大多数学生,但对少数特别喜欢思考、特别关注人文精神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多读一点鲁迅的作品,对他们的个性发展,满足他们较高层次的学习要求可能也是有好处的。我始终坚信这一点: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正在思考问题,并且具有中学(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都是愿意并且能够与鲁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的。这也是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能够为学生接受,并取得好的效果的前提性条件。

(二)我们的策略


  当然,作为中学的鲁迅作品教学,也还有一个实际操作的问题。比如,应该选哪些鲁迅作品就是应该认真研究的。过去的教材在作品选择上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编教材在这方面已有所改进,但也有可以讨论的问题,这是要作为专题来研究的,并且是需要鲁迅研究界与中学语文教学界通力合作的。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的选文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能体现鲁迅思想、文学的精髓,一是要具有可接受性,注意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要有一个接受梯度,比如说初中阶段可多选一些鲁迅关于生命,关于爱和美的感悟、描写与思考,相对明朗的文字;高中阶段则可选一些更能体现鲁迅最基本的思想,更为严峻,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字。选什么鲁迅作品,无法也没有必要完全一律,应该允许中学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与
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在教材之外,适当地补充选择一些鲁迅作品供学生课内或课外阅读。条件成熟的学校、班级还可以开设鲁迅选修课,或组织鲁迅作品阅读的课外学习小组,在这些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还有一个“如何教”的问题,这可能也是许多老师最为关心的。但恰恰在这方面,我无法说出很具体的意见,仍然只能提几条原则、我想,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是鲁迅与青年(学生)的关系、鲁迅有一段话很值得重视:“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乌导师。”这说明,鲁迅是十分厌恶“导师”的,他自己也绝不做。如他所说,他也在寻路的过程中,如何为别人(特别是青年人)“导”路?而且,从根本上说,路总是自己走的,应该自己寻找,自己创造,自己负责,无须指望与仰赖他人。鲁迅的思想与文学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精神养料,但却不能代替年轻人自己的创造。因此,应引导学生以“独立不依地”的态度对待鲁迅,把他看作是朋友,和他进行自由、平等的心灵的交流与对话,或赞同、默契,或反驳、争辩,都应受到鼓励;要引导学生尊重鲁迅的意见、经验与传统,在鲁迅的启示下,认真地思考,真正把鲁迅的思想、文学化作自己的血肉,但绝不盲目地以鲁迅之是为是,以鲁迅之非为非,一切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即使是在有着如此强大的思想力量与人格力量的鲁迅面前,也要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与思想选择的自由。我想,这正是鲁迅期待于他的后人的。我们的鲁迅作品教学如果最终促进了学生个体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发展,就从根本上达到了目的。其次,要处理好老师的讲解和包括教学参考资料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权威的或非权威的阐释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地位。首先应该肯定,由于鲁迅作品阅读与理解上的一定难度,老师的讲解是必要的,也必得要参考有关的阐释;但同时又必须明确,这都不是目的本身,而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减少阅读障碍的手段。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只要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并且有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自己的看法与评价,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老师怎么讲的,教学参考书上怎么分析的,都不重要了,甚至是应该忘记了的,这就是“过河拆桥”。

  这里,还应该强调一点,即一切文学作品,特别是内涵特别丰富与复杂的鲁迅作品的阐释与理解必然是多方面、多角度,共同是永无止境的;绝不是单一的、凝固的,更不会有任何“标准答案”。正是在这一点上,给读者(包括青年学生)的个人的独立阅读与独创性阐释留下了极为广阔的自由空间,阅读鲁迅作品的魅力也就在这里。而我们的某些鲁迅作品教学的弊端,恐,怕正是在于迷信老师与教学参考书的“权威性标准化阐释”,有的甚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以此作为评价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结果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背诵这些条文,反而把鲁迅作品本身忘记广,或者支解了,学生阅读,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也被压抑了。这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三)因材施教


  我们已经一再强调,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学习鲁迅作品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最初阅读时,很多地方都读不懂——不仅是文字不懂,更是由于鲁迅作品包含了他自己的许多深刻的生命体验。读者如果没有类似的体验,是很难进入他的作品的。但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助长与内心体验的丰富,多读几遍.就会多懂一些。对鲁迅逐渐理解了,过去读不懂的,回过头来重读,就会懂了;但也还有不懂的,就得继续不断地读。鲁迅作品巨大的吸引力正在于越读越想读,常读而常新。既然鲁迅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选作课文的重点作品)都是要不断地读,甚至读一辈子的,那么,我们在中学里,讲这些鲁迅作品、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都让学生一次性读懂,完全理解。记得60年代,我在中学教语文时,有过一个口号,要求把每一篇课文每
一个字句都“讲深讲透”,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也是违反了教与学的规律的。像鲁迅的作品,难字难句,背景、典故那么多,如果字字句句都要讲,甚至“讲深讲透”,那势必讲得极为庞杂、烦琐,让学生望而生畏。这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在我看来,教师在处理作为教材的鲁迅作品时,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按教学要求必须让学生掌握,学生又是可能理解的,那就要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弄懂;另一部分是针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可以稍加提示,不作详讲,留下余地,让他们自己去琢磨;还有一些则是学生无法理解,或这一阶段的阅读不需要他们理解的,则略而不讲,有意地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这就是有所不为才有所为,有所不讲才有所讲,有所不懂才有所懂,或者叫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这样做,绝不是老师失职,而恰恰是
力气使在刀刃上,事半而功倍。当然,用的力气是不是在刀刃上,突出的是不是应该突出的重点,这又取决于老师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特别是对鲁迅作品的理解程度与水平了。因此,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