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合作办学的外方主要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一些教育机构。国内的合作方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由于这部分学生的收费基本不受约束,双方都能从中获利;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更能吸引人,于是近年中外合作办学成了一种时尚。有些民办学校为了增强自己的吸引力,更是注重打这张牌。目前仅北京市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就有三十二家。
翻开七八月份的报纸,“不出国就可留学”、“圆你出国梦”、“毕业后可获国外某某大学某某证书”等颇具诱惑力的字眼不时跳入眼帘,而具体内容则不详,尤其是收费标准,需有意者亲自咨询才可得知。于是咨询电话成了热线,有的学校同时开通几部电话,有的学校则与信息台合作,开通二十四小时自动电话咨询。
各类招生咨询会也是很好的宣传机会。如高考之前的招生咨询会,如果申请不到摊位,就站在门口散发宣传材料。与此同时,各学校单独召开的咨询会也排到了各酒店会议室的日程表上,北京金都假日饭店、港澳中心等大饭店近日频频举办这样的咨询会。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都被搬来配合讲解说明,校领导当场回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甚至在非招生期间,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成立大会、毕业典礼等活动也十分隆重,大小消息频繁见报。
另外,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不满足于当地的生源市场,各学校都派人到全国各地参加招生咨询会,有的学校还在各大中城市建立了代理制,与一些咨询公司签订合同,由这些代理机构在当地进行招生、宣传,吸引当地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