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女记者支教手记:有了学费,他仍然不能上学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0-24

     新华社兰州10月23日电(记者 茆琛)阴雨连绵,学校五间教室有三间在漏雨,害怕沟里涨水,学校不得不提前放学。9月18日,我和校长李刚到六年级学生陈彩霞家中家访,陈彩霞的弟弟陈晓军是葸坪小学这学期唯一一名辍学学生。

     来会宁支教时,新华社甘肃分社的十几位同事捐款2000元用于帮助辍学孩子重返课堂。用这笔钱给陈晓军补交学费带他重返校园是我这次家访的主要目的。

     这是一户穷得连院门都修不起的人家,土坯院墙上只留出一人宽的洞。院子里两间土房子在雨雾中更显单薄简陋,没点灯,屋里黑洞洞的,靠门边的墙上贴着陈晓军和陈彩霞的奖状。和普通农村家庭重男轻女的观念不符,陈家女孩读书,男孩辍学打工挣钱。并不是陈彩霞父母的观念现代,而是突如其来的灾难使陈彩霞因祸得福回到校园。1998年,13岁的陈彩霞辍学到新疆砖厂打工,因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劳动,在垒砖时眼一晕从几米高的砖垛上栽下来摔断了腿,尽管家里治腿花了3000多元,陈彩霞从此不能再干重活,父母怜惜她,让她和弟弟一起读书。

     为了多挣些钱,陈彩霞的父亲贷款5000元买了一辆三轮农用车打算拉石头跑运输。祸不单行,今年5月陈彩霞的四叔开着这辆刚买几个月的农用车从山顶滚落沟底,车毁人亡。陈彩霞的父亲卖了3只羊埋了弟弟,背上了5000元贷款和每年400元利息。

     提起贷款,圪蹴在屋角的陈父好像受了什么重压,一下坐在地上。“我一年打工挣2000元,1000块钱买面、买米,1000块钱家里用,车毁了,能帮我干活的弟弟也完了,还贷款是没指望了,每年利息都挣不来。”陈彩霞的母亲双手紧紧绞住衣角站在丈夫身边,前倾着身子努力想听明白我们在说什么。弟弟死后不久,陈父把这天大的困难摆在陈彩霞姐弟面前,要两个孩子自己决定谁辍学打工。 “姐姐为我辍学打工摔断腿,现在出去也挣不上钱。”父亲说话时,陈晓军半蹲在我面前,低头在地上划着什么,跟我重复着商量后的结果:“就我去打工。”他用再简单不过的语言描述那天的情景:“姐在黑地里哭,我也哭。”离开学校,陈晓军依然保持上学时的整洁,白衬衣、蓝裤子,露着拇指和食指的球鞋上还有刮去泥巴后留下的痕迹。

     为了早日还清贷款,心急的父亲等儿子一退学就领他去打工。陈晓军在兰州挖地沟,工头给他和成年人定下一样的任务:一米深的沟一天挖4米。陈晓军挖到3米就累得不行了,几天下来,工头让他卷铺盖走人,没完成任务,不付工钱。从陈晓军离开家打工到回家,只用了10天,挣不了钱,上学也被耽误了。

     陈彩霞打工的教训并未使陈父意识到什么,我问他:“如果有人资助陈晓军念书,你让不让他回学校?”

     陈父的回答令人揪心:“他去念书,谁和我挣钱还帐?不是学费的问题,我们家急着要个人挣钱呢!”

     我不甘心地追问:“陈彩霞13岁打工把腿摔断了,现在又要13岁的陈晓军打工,他能挣几个钱,万一像姐姐那样有个闪失咋办?”

     陈父摇摇头:“我这两个娃娃念书都能成器,但是贷款压死人,不然一个人挣死也要让他读书嘛。”

     “我付一年的贷款利息给你,你让陈晓军读书。”

     “能成。”

     “明年呢?”

     “明年娃娃大了,吃得苦,跟我去打工。我们俩挣钱,3年能把贷款还清。我一个人打工只能把利息还上……”

     听李刚校长说,陈彩霞的父亲是葸坪村在外面打工挣钱最少的一个,因为不识字,他不知被工头坑过多少回,一起打工的人也欺负他。他对陈晓军的要求是:“念上些书,个人把个人认得。”孩子还没成人,就赶着去打工挣钱,结果两个孩子不但钱挣不上几个,身心还备受折磨。

     拿着同事们热乎乎的捐款,我的希望被小雨一点点浇熄。我的同事可以给陈晓军提供学费,却无法满足陈家再添一个劳动力挣钱的要求。陈彩霞父亲“俩人挣钱还贷款快”的想法固然正确,但3年后贷款还清,陈晓军的少年时代也将结束,他还能回到校园重新拿起课本吗?在这个贫穷的家庭,孩子宝贵的少年时代可以用钱来衡量。怎样才能让陈晓军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