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各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会上,人行行长戴相龙再次强调,各商业银行要加大力度切实推动助学贷款业务全面发展。
同时针对一些大学生借钱不还,造成商业银行“惜贷”的问题,人民银行有关领导表示,人行正抓紧研究和建立我国个人信用资信登记系统。
据初步统计,截至2001年10月底,金融机构已与858所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3.46亿元。尽管增长速度较快,但助学贷款业务总量仍偏小,与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尚有差距,一些地区还存在部分困难学生不能及时得到国家助学贷款。不过,各家银行也有苦衷:一些大学生毕业后远走高飞,银行无法收回贷款。
人行表示,在个人信用资信登记系统建立以前,各金融机构在开办助学贷款业务过程中,会继续努力探索防范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例如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并逐步实现系统内联网,同时,与教育部门的全国学籍管理网连接,收集学生的助学贷款违约信息,接受贷款银行对学生个人资信情况的查询,以学校为单位定期对外公布违约学生的名单,加强对借款学生的监督制约。人民银行表示,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将组织各商业银行收集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会同教育部在全国性刊物或媒体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