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一提到“缺课”,板子多落在学生身上,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不好”,“对自己没有要求,不会约束自己”等等。负责调查项目的于海老师说:“高校主要的措施,也往往是如何加强课堂出勤的管理、监管核对缺课学生的处罚和教育。”比如教师上课点名,出勤率与奖学金挂钩等等。这些让我们熟悉的“措施”表明,各大学对“缺课”现象所采取的对策大同小异。
     但此次“发展报告”的调查结果,却把焦点集中在了课程质量本身和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上。
     针对1000名上海在校本科生、300名大学生家长、300名学校政工教师的“缺课原因”调查显示:“课程乏味,脱离实际”名列第一,有27.8%的学生、56.2%的家长和60.6%的教师都认同这一原因;“教师照本宣读,教学方法陈旧”成为缺课现象的另一大原因,选中率分别为28.7%、51.9%和55.4%;而原先被认为是最主要原因的“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不仅不为大多数学生认同,家长和教师中的选中率也仅为27.0%和33.7%。
     “不是我不想听”,是很多学生对“缺课”发出的声音。相关调查显示,“政治类课程”被学生和教师一致选择为“缺课最多的课程”,比例高达82.4%和78.7%;而缺课最少的课程类别为“方法技能课程(计算机、外语)”仅为2.6%和3.2%。记者在几家大学随机采访了一些大学生,他们纷纷表示“有的课程太老了,脱离实际,觉得学了对毕业后的工作没有什么用”;“有的课如果觉得有用,即使老师讲得不好我也会去听的”。另外,还有很多学生表示“选课还要看老师”,同一门课,不同的老师讲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承担“发展报告”调查研究的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认为,缺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价值偏好上看,目前大学教育的定位仍然偏窄,有学生揶揄地称目前的大学为“外语进修学院”和“高等职业培训学院”。这与上海高校近几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打通文理界限的通识教育是不相符的。但由于学校要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所以这种偏向是有一定原因的。
     于海老师表示,这也并不表明学生对非工具类课程根本没有兴趣。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反映来看,真正优秀的教师和课程在任何学校都有口皆碑,能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事实上,学生跨系自主选修或旁听的课程,几乎没有或很少是工具性的。
     “生意清淡怨不得消费者,学生来校求学也没有理由无故逃课。”复旦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在“发展报告”中指出,个别学生逃课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小概率事件,而像调查数据显示的那样整体性的逃避某些课程现象,就绝对是重要的“社会事实”了。缺课,值得从方方面面来作综合性考量,而不再仅仅是学生一方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