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大学生找工作该不该“要价”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2-21

  据报道,最近在广东举办的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不少大学生面对应聘单位,开口就报上了“身价”。浙江大学的一位同学特地提出,自己前两年的月薪不要低于3500元。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水的多少是一个人工作能力及业绩的证明。为自己定价,其实也就是告诉企业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广州一家中等规模企业的负责人说,目前大约每十个应聘大学生中,就有四五个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出薪金要求,其中一两个还会比较强硬地提出一定要在多少钱之上,或者要有住房、医疗福利等待遇。请各位谈谈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李国忠(男 33岁 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我们常说,“有为才有位”,而这件事等于把这个概念倒过来了。我认为,要求月薪3500元表明了毕业生自我权益的觉醒,他们自信可以凭专业能力创造出财富,从积极意义上讲,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肯定。毕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管一切,毕业生没有定价的权利。而且,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的价位都差不多,不能体现个人价值。现在是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有了市场意识,用人单位不接受还可以拒绝。这相当于谈判工资,从过去由企业单方决定,到现在个人与企业共同协商而定。最近我去德国和英国的大学考察,那里的企业招人,工资和福利都标得清清楚楚。而我们的企业多以工资保密为借口,认为刚步入工作领域的本科生还是一张白纸,没有资格知道。这就是信息不对称。说到底,还是激励机制不健全。

  ●康晓东(男 31岁 《生活资讯》副总编):如果是我们单位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会认为敢要价的学生很自信,另一方面我们还是会先调查一下。我们单位属于年轻派,用人标准比较宽松,不会要求太多资历。我们这里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旦通过试用期,就和其他员工的薪酬一样,拿三四千元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问题是,现在整个社会的信用机制并不健全,个人应聘材料不能完全代表个人的实际情况。即使是特别优秀的人,我们也必须全面调查一下,因为现在讲合作,很少人可以单兵作战。我曾经特别看中一个人,他的能力很棒,可到单位来工作之后才发现,他不会与同事合作。最后很遗憾,只好请他走人。我们对看中的人会发一张登记表,其中有一项是理想薪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会要多少给多少。

  ●李岩(男 28岁 私营IT公司负责人):这就是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非常正常,前提是你必须有本事。我们公司经常遇到自己要价的人,他们的简历上写着要多少钱,少于多少就不干。我们有自己的测试程序,合适的人一定会被聘用。比如我们的一个工程师,在校期间就做过软件,每个月都能挣几万元。如果只给他4000元月薪,就太少了。其实要多少钱固然重要,但其中有两个决定性因素:一是能力,二是价钱,其他的比如在校时得过多少奖项并不重要。像我们这种公司,如果应聘者不提价,我们自己也要提价。至于价格高低,因人而异。“身价”的评估,用人单位要有一套完善的机制。

  ●周亢(男 29岁 国家机关公务员):我们一直在说大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选择的意义是什么?工资水平就是其中之一。大学生主动要价,就把这种选择落到了实处。过去,一直处在买方市场的状态,都是用人单位说了算,求职者只能听之任之,没有谈条件的余地。可现在,大学生作为求职者有这样的权利意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才能的人可以在市场上待价而沽,这与年龄、身份无关。

  ●马佳(女 26岁 公司职员):如果你在一出校门的时候,就盯住“薪水”不放,似乎有些短视。一个有前景但薪水不高的工作和一个没有前景的,但眼下收入很好的工作,选哪一个?有报道说,大多数大学生希望能在三十多岁就功成名就,而就目前的现实来看,收入的高低是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除此而外,对工作是否有兴趣,工作是否适合你,以及以何种手段获得财富,是否都不在考虑之列?一些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不错工作的年轻人却最终犯罪的“26岁现象”,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重视?

  对于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第一份工作所带给他的经验,应该胜于它所能带来的薪水高低。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估价,如果多考虑一点自己的兴趣所在和未来发展,那么就会意识到薪水所带来的并不是工作与事业的全部,找准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