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佛为他的结论做注脚,北京某名牌大学哲学系的90名毕业生,80%以上都考研了,找工作太难是主要原因。其他两所名牌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情况也差不多。少数签了约的,干文秘的、新闻的、广告的、计算机的,什么都有。哲学专业就业难并非新情况,然而统计材料显示,哲学专业布点数从1998年到2001年居然还增加了24.32%。当然,从学科延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国家需要哲学专业,但保留多少、招多少学生,值得探讨。还有一些长线专业也面临着与哲学专业同样的窘境。
今年IT行业遭遇“冬天”,IT类学生就业形势欠佳,使得一些短线、热门专业潜在的问题开始显露出来。北京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小刘至今没找到工作,他们班至今签约的不到1/4。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为了招到合适的人,北京一家IT外企规定,内部职工如果有谁“猎”到新人并被公司聘用了,奖励1.5万元。“现在信息技术类的毕业生虽然很多,但我们这个专业方向的却很难找到。”另外一个网络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说。信息技术类专业虽属社会用人量很大的专业,但千篇一律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使得小刘他们成了“滞销品”。
据报道,当MBA已开始自贬身价时,代表金融专业人才最高水平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在中国竟然没有培养出一个,而在国外拿到CFA回到中国的人才数量,一个巴掌就能数得出来。中国证券市场的混乱和无序,与此类人才奇缺密切相关。
就在大量高职生为找工作发愁时,上海一些行业也在发愁——物流专业人才急需9万人,中专生的月薪就高达3000元,可实际上,这类学生目前连大专层次的都还没有毕业生。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就业“冷热不均”在专科层次表现得尤其普遍和突出。“有些专科和高职院校,连年就业率在全省排第一,连省内的‘211工程’大学也赶不上,比如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而有些同层次院校就业情况却很差,在这些院校,就业困难已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招生困难、办学困难。”教育部高教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王伟副处长说。
“对重点院校来说,应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压缩长线专业规模,加大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外向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办出特色和水平。而对一般本科、尤其是专科层次的院校来说,就业政策放开后,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较之重点大学,这些院校更需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遗憾的是,一些专科院校尚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处陈曦处长说。
市场像一只无形的手,调整着企业产品的生产。被誉为企业生产金科玉律的“按需定产”规则,与“生产人才”的高校似乎还有距离。但实践已经证明,对于靠近人才市场低端的专科层次院校,面向市场、紧贴地方经济发展脉搏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正是那些先知先觉院校生存、发展的秘诀。就业率在北京名列前茅的北京海淀走读大学,立足服务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开设出种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专业。
“需”不仅指需求的专业,也指需求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海高校就业率名列三甲的上海电机技术高专,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敢于创新,用模块课程替代原有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开设相应的公共课和能力模块课程,专业课改革着重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体现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现在,该校实践课程已占到总课时的50%,培养了大批一专多能的“现场技术员”。“将原来以学科为组织方式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以职业能力要求为组织方式的课程体系,变学科导向为市场需求导向,是当前高职高专改革的重要内容。”王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