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师讲,学生记”的局面,实践性很强的英语教学仅限于知识的
传授。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学一直采取以教材为中心,按照
大纲罗列的知识点、语法点进行机械的“填鸭式”教学,将学生的头
脑当成储存单词、词组、句型的“仓库”,限制了学生听、说、读、
写能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加深,社会各界需要大
量的具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人才。因此,中学外语教学亟待改革。
我校从1996年起对外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实施多课型教学,提高学生“四会”能力。我们开设了旨在提
高和深化某一具体目标的多课型教学课程,如我们对必修课进行了合
理的压缩,增加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泛读课。因为要提高学生学习
外语的兴趣,仅靠课本中的几篇文章远远不够。于是我们根据学生的
实际水平自编了《高中英语泛读教材》,选材于英文报刊、英文原著
和一些最新的英语资料,每篇文章后还配有适量的理解题。这样学生
可在泛读课上自由阅读、互相讨论、独立思考,不仅在大量的阅读中
巩固了基础知识,增加了词汇量,还提高了自学能力,开发了智力。
同时我们还开设了听说课、写作课等,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技
能。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闭路电视网,购进配套的最新听力教材
《走向未来》、《走遍美国》的录音带和录像带,每周在听说课上播
放,并通过对话、演讲、模仿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在生
动、活泼的气氛和环境中锻炼了听说能力。
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情况开设了英语成功课和
提高课。基础较差的学生上成功课,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那些
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上提高课,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丰富活动课,创设、优化英语学习环境。
(1)在校内开辟两处“英语角”,让学生练习口语。
(2)建立英语阅览室。我们为学生订阅了《中国日报》、《21世
纪报》、《上海中学生英文报》、《北京周报》等英文报纸,并购进
了大量英文读物,学生可随时到阅览室和图书馆阅览和借阅。
(3)学生自己编辑出版英文小报,如“Flying Garden”(《放
飞园》)、《中学生英语园地》等。报纸完全由学生负责编辑征稿,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4)举办英语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并通过学校电视台进
行转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都辟有英文版;学校的标语都用汉英
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广播台每周定时在课外活动播放各类听力材料。
(6)开设双语地理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全新的学习、运用英语
的机会。
经过近3年的改革和实践,我校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很
大提高。通过调查,高三学生的阅读量是以前的3倍多,词汇量比以前
增加1/3;高一、高二学生能与外宾进行简单的对话,写作能力进步
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