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学生不听话老师没办法 俄罗斯请警察管学生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12-25

     坐落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和鄂木斯克之间的小城库尔干,是哈萨克斯坦往俄罗斯腹地运送大麻等毒品的转运站,当地的一些学校因此深受“毒品瘟疫”之害。学生们利用课间休息做毒品生意的不乏其人。清洁工时常能从厕所里清扫出一堆堆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老师们为此大伤脑筋。当局决定:往每所学校派一名在职警察,由他们去管理控制所有行为不轨,特别是贩毒、吸毒的学生。这样的警察就叫“校警”。

     没想到,“校警”制推行初期,遭到了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和学生家长们的坚决反对。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警察是手提大棒要打人的。为此政府反复跟他们解释,说明派到学校去的警察都是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和获得法学学位的人,而且校警进校前必须要写一篇《我爱孩子》的论文,还要回答精神病学家的一些相关心理问题。

     渐渐的,该市有9所学校同意成为首批试点。一段时间后,这些学校的校长均向市政府青年事务局局长伊万·斯博罗多夫表示,校警表现出色,请政府不要召回校警。其他学校也纷纷要求派警察进校。因此,报名当校警的人数猛增。这一来,市政府在原先的考核基础上又加入了体态相貌考核,规定凡矬子、胖子等身体比例失调者,均不能当校警。有一位女士特别执着,她在两个月内减去了15公斤体重,还顺利地通过了各种测试,目前已成为该地区最受学生欢迎的校警。

     塔季扬娜·马卡罗娃上尉是第一批进校的校警。她于1997年来到36中,当时该校的周围和校内环境相当不好,有35名学生被判刑。马卡罗娃进校之后,马上着手进行后进生的动员工作。她先自己掏钱给那些旷课生买了月票,让他们来上课。然后又解散了少年“敲诈勒索”团伙,将其成员分散到各个学校。后来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改邪归正,其中一个女孩子还进了大学。

     从今年9月1日起,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一些中学也出现了校警。叶卡捷琳堡的35所学校和下塔吉尔的15所学校也都有了校警,由他们来维持学校的教学生活秩序。

     对校内出现警察,大家普遍认为警察能有机会接触有劣迹或难以管教的学生,便于防止犯罪,是好事。还有人认为,学生从前课余时间由少先队辅导员带领,现如今已经没有少先队辅导员了,因此警察如果能够照看学生也是件好事。

     应该说,美国人是最先碰到光靠老师不能维持学校秩序的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他们首先在学校雇用了一些肌肉强健的保安,他们既要对付外来滋事的流氓,还得管好校内顽皮的学生。后来,在出现几起校园枪击事件后,学校的大门上都安装了金属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