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1-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他还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加入WTO将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因此,从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分析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挑战及战略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加入WTO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来自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所作出的承诺,另一方面来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一、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挑战

  1986年9月开始的关贸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首次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议题。教育是12个服务贸易大类中的一个。教育服务贸易和其他类服务一样,存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4种服务提供方式。2000年前,在当时的128个世贸组织成员中,有30个成员缔结了教育服务贸易协议,但他们对教育服务的承诺不尽相同。

  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是部分承诺,承诺的具体内容如下:在项目上不包括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领域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即以上领域不对外开放。除上述特殊领域和义务教育外,我方在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等5个项目上作出承诺,许可外方为我提供教育服务。在教育服务提供方式上,对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未作承诺;对境外教育消费未做任何限制;允许商业存在,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但不一定给予国民待遇;对自然人流动,承诺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应中国学校或教育机构聘用或邀请,可以来中国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出的教育服务承诺将使我国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

  教育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基础性工程。因此,我们还必须从经济建设全局的高度来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对教育所提出的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起推动和激励作用。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不仅要从我国现代化本身的需要出发,而且要面对入世后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入世后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那些竞争力不强的行业则将面临巨大挑战。据分析,入世后我国的纺织、服装、轻工、家电、工艺品、建筑等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机遇;农业和汽车、化工、机械、电信、医药等行业将面临较大冲击;IT产业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等服务业将在迎接挑战中提高水平。从一、二、三产业来说,我国农业由于生产效率低,面临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加工工业和一般的工业因具有劳动力便宜的优势,入世有利于这类产品出口的扩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等因缺乏竞争力将面临巨大挑战;第三产业将有较大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无疑将对人才提出新的需求。

  由此可见,加入世贸组织将使我国教育面临新的情况,对我国教育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全面、科学地分析机遇与挑战,及时制定正确的对策,才能抓住机遇,变挑战为动力,取得主动权,使利大于弊。

  加入世贸组织将给我国教育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将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二是促进我国教育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好地学习外国经验;三是有利于吸引海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四是在教育领域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教育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顺应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五是对依法行政提出更高要求,推动依法治教水平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对教育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教育主权的任务十分艰巨。教育主权涉及国家基本的政治文化经济利益,是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必须坚决维护的基本权益。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必须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成为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学校从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现其西化、分化图谋的重要目标。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开放度的加大,将有更多的西方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并带来其思想和文化影响。特别是一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目的的教育机构会趁机进入,教育领域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对西化、分化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此外,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在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2.教育市场的竞争加剧。首先,高等教育将受到很大挑战。近三年来,通过大幅度扩大招生,虽然我国高校在校生翻了一番。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还相当短缺。近年来,许多国家十分看好中国教育市场,纷纷采取办教育展、放宽签证和工作条件等多种措施吸引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我国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加入WTO将放宽国外机构进入我国合作办学的条件,并允许其在资金投入上占大头。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具有较强吸引力,并在我国境内直接与我国现有学校竞争,将对我国高校形成挑战。其次,国外在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经验丰富,具有明显优势,这块教育市场的竞争也将加剧。

  3.教育的地区不平衡性加大。入世将使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境外教育资源的介入也有利于加快人才的培养。但是,境外教育机构必定会考虑其利益回报,他们办学的重点将放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教育方面原已存在的东西部地区的不平衡性将加大。

  4.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加大。入世总体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加大。我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6%,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这一比重已达70%-80%,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平均也达45%。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不仅比发达国家低得多,连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都未达到。加入WTO后,我国对服务贸易的承诺将大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增就业岗位数千万个,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国外公司的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对高新技术人才及懂得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法律、会计等方面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那些熟练掌握外语,精通涉外业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将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技能过时的城市劳动力将失去职业,大量过剩。

  5.人才流动出现新的特点。由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大,外国公司将高薪聘用高层次人才,现有的一些高层次人才会流入外国机构。金融、保险、医疗卫生等服务业的开放将不仅使这些行业在经营上受到冲击,而且在人才上也面临严峻形势。据测算,入世后我国金融系统预计有20%的专业人才流失。西部地区人才流失问题将更严重。

  二、教育应对加入WTO挑战的对策研究

  面对加入WTO后的新情况,教育工作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迎接挑战,为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作出应有贡献。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

  1.要有对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新觉醒,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将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对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新觉醒。接受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文化利益。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提高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水平作为第一要务,加大投入,加快教育的发展。现在有些地方对形象工程十分重视,却把发展教育当成包袱,其结果将十分严重。可以肯定,哪儿不重视教育,哪儿的劳动力素质就低下,在竞争中就必然处于劣势地位,并被淘汰出局。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我国虽然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综合国力还不强,因此除了由国家为主办教育,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外,还必须吸引社会力量办学,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教育服务承诺,吸引海外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我国,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入世后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是当务之急。必须采取超常规办法培养急需的高新技术人才和高层次金融、贸易、会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以适应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当前还要抓紧培养懂得WTO规则的各类急需人才。

  大力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新型服务业相适应的新型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实际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才,满足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外资企业大量进入对人才的需求。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将成为许多新职业和岗位的最低门槛。因此,要在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3.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增强我国教育的竞争力。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十多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虽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教育观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比较陈旧。加入WTO后,要在教育领域引入新的竞争机制,促使一批学校提高质量和效益。要借鉴海外先进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教育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顺应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依法落实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我国高等学校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灵活应对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入世后留学人员回国数量将大幅度增加,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用事业、感情和较高的待遇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为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学校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地位。改革课程、教材、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估体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聘请高质量的教师,包括境外专家教授任教。要把让学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抓。近年来一般的金融、会计、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已出现就业难现象,但这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仍十分紧缺。一些专业人员不仅不懂国际通行的规则,甚至连外文文本都看不懂,更谈不上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并为企业争得最大利益。因此,一批重点建设的学校都要尽快在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等课程中使用汉语、英语双语教学。

  4.加强职业培训,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入世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要求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行业转移,职业流动的加快要求对下岗人员再就业进行及时的培训;农业上未来几年所释放出的数千万劳动力必须经过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工人;国际劳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对劳动力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切都呼唤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开展灵活多样的职前、职后和转岗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因此必须建立不同类型及层次教育相互衔接、贯通的教育体制和更为开放、灵活的学校制度,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教育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和学习需求。

  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需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使农村教育真正为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服务,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服务。

  5.扩大教育开放力度,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教育的对外合作交流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是邓小平同志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先后已有35万人出国留学,学成回国的有近12万人。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出国留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派出国。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人员已达30余万人。我国教育的对外合作交流有利于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了解最新发展动态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加入WTO并作出有关教育服务承诺,将使我国教育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要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提高公派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切实措施,吸引海外优秀专家学者以各种方式为国服务。鼓励他们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介机构。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解放思想,大胆使用优秀专门人才,提高执政水平、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制订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制定政策,鼓励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为尽快提高急需人才的培养水平,并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入世需要的新学科,特别要支持鼓励我国高等学校和国外高水平的大学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办学,迅速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管理、金融、法律、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紧缺人才。抓住入世后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障碍减少的契机,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和交流,充分地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信息资源。

  发挥我国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国传统医学和某些学科方面的优势,利用我国学费较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扎实的特点,更大规模地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适应入世后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交流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对汉语教学的需求剧增的需要,积极提供教育服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

  6.加大对西部教育支持的力度,促进地区相对均衡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重大,其成功与否也直接关系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些地区甚至尚未普及六年义务教育。西部地区不仅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而且外出学习学生大都未能回本地区工作,吸引人才则更为困难。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问题是西部大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要把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教育列入国家基础设施工程,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完善东西部地区和学校对口支援制度。采取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投入,国家重点院校对口支援的方式,支持西部地区尽快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培养当地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加快教育信息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提高西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7.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我国虽已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相当严重。此外,现行法律法规的某些条文与WTO谈判承诺及WTO有关规则不尽一致。入世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尽快对有关法律法规条文进行修改完善,必要时还应制定新的法规,使市场准入和监管具有完善的法律依据。政府的管理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有关程序,做到透明、公开。政府还应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8.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

  加入世贸组织将使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必然使西方各种政治、文化思潮影响加大。二是文化方面的服务承诺将使西方媒体得以用不同方式进入我国。三是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维护教育主权。因此,加强和改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在学校中的指导地位,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影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并以此把他们凝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抓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的契机,结合学校工作和学生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安全,趋利避害,防止敌对势力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渗透和破坏。

  依法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维护教育主权。加强督导,保障中方在合作办学机构中的领导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