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专家建议用“中学生恋爱”取代“早恋”提法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2-28

    本报讯(实习生程曦) “‘早恋’这个词是一个不科学的本土化概念,应该用‘中学生恋爱’这个既不褒又不贬的中性概念取代。”2月25日,在“中英青少年性教育研讨会”上,北京教科所的闵乐夫研究员提出这样的建议。

    他认为,“早恋”带有成年人的主观偏见,具有批判式、反省式、定性式的特点。而“中学生恋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过程是不稳定的,结局也是不确定的;少男少女在身心的综合发展中会逐渐学会什么是爱、怎样去爱,从这个角度讲,它又应该是一个成长概念。

    闵乐夫说,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出现普遍化、低龄化、公开化的苗头,禁止显然不会有效果。对中学生恋爱,老师、家长等成年人采取默许甚至纵容的态度是失职,而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

    闵乐夫的“良策”具体为:在体验中学习选择,在选择中学会承担责任。他说,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学生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生活的体验中逐渐长大的。对老师、家长的教诲,同学、社会的影响,他们同样会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对不同观念和情境进行比较、选择、批判和整合后,他们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由此逐步树立自己独立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后再外化为行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应该得到尊重。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孩子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做不做。比起他律,自律的效力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孩子自己乐于接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