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还给属于孩子的一切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2-28

    行驶的列车上,一个约四五岁的男孩在父母的鼓励下,大大方方地为同行乘客演唱了一首歌:“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小男孩把调很准,连词也唱得一字不错,稚嫩的童声飘荡在列车车厢内,许多乘客都为男孩鼓掌喝彩。

    然而过后细细深思,诸如此类的一些流行歌曲并不应该属于这般年龄的孩子。孩子们自己的歌曲究竟哪儿去了?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的孩子们嘴里经常哼唱的,大多是一些属于成年人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甚或连孩子们自己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无怪乎有些家长惊叹:怎么现在的小孩这样成人化!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说来并不为怪,单提一点我们就都会明白:试想,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唱到的那一点儿歌,与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媒介“倡导”的流行歌曲相比起来,是怎样的微乎其微!生长在这种氛围下,孩子们会被熏陶成什么样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尽管我国儿童发展纲要有规定,各类媒体应该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鼓励创作优秀儿童图书、影视、歌曲、舞蹈、戏剧、美术等作品,但事实上我们能够拿出来给孩子们的实在太少了。在首届中国儿童论坛上,孩子们发出了如此呼吁:“我们的文化娱乐空间主要控制在成年人手中,成人模拟着我们的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善意但又强制地为我们作了代言。……我们希望音乐人为儿童影视量身配乐,并为儿童创作适合自己的流行歌曲;希望儿童书籍报刊尊重我们的文化阅读品位,寓教于乐,适当减少说教色彩;希望为我们更多地编写一些尊重原著、淡化儿童不宜内容的名著儿童版,让经典文化在我们的心灵较早植根;希望有更多的图书馆、少年宫,能让我们更好地从事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倾听孩子们这样的心声,我们不难感受到:除了歌曲,孩子们还在渴望应该属于自己这个年龄的一切!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歌曲是下一代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要防止一些内容庸俗、格调低下的歌曲对下一代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社会学界有关人士进一步指出,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应该有其相应独特的群体文化。现代社会生活中,原应属于孩子们的一些事物正在被无形侵蚀和剥夺,这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当孩提时的歌声再次回响在耳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到,时代是在发展,但孩子们决不应失去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