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述评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2-28

    每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忘不了中小学的教科书,都得到过教科书的哺育和滋养。墨香飘溢的教科书给人们涂上了人生底色,塑造了公民的基本素质。为了培养更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近年来,我国顺应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将竞争机制引入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过程,教育部主要负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定,实现在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

     教材多样化循序渐进

    去年秋季,中小学教材多样化迈出重要一步。这一步有两个标志,其一是新教材在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其二是38个实验区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用上了新修订的教材。

     以38个国家级实验区新教材的启动为起点,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进入试点实验阶段,这一阶段大约用3年时间。2004年秋季和2005年秋季,义务教育9年(包括小学与初中)和高中3年分别全面推广新课程。

     这些新教材涵盖20个学科,共49种,其中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新教材有的学科同时出版几种教材供各地和学校选用。

     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区、县级单位。实验区所占比例毕竟有限,我国其余大多数地区使用的是新修订的教材。新修订的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教学大纲2000年开始修订,去年秋季投入使用的。在新课程全面推广之前,这批教材在中小学教育中担当主要角色。

    修订前的教材1993年开始使用,那时在“一纲多本”思想指导下,中小学教材开始了多样化进程。

    所谓“一纲多本”,即按照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推进教材多样化。当时共编写、出版了教材7套半。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还编写了部分单科教材,供当地使用。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韩绍祥介绍,经过数年来的实践和竞争,现在被大家广泛接受、大多数地区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的两套教材。

    竞争促使高质量教材涌现

    近年来的课程教材改革、教材多样化,立足于国内而放眼世界,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教材改革趋势。教育部曾派人专门考察欧美诸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相关改革情况。

    财政部拨款1亿元人民币,支持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

    为给此项改革提供更加充分的科学依据,使其决策进一步科学化,14所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材管理处于副处长说,对于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社会参与程度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许多大学和教育科研机构都申报、认领了若干个改革课题,众多的中小学特级教师、优秀校长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积极参加了课程教材改革。

    新课程教材体系将原来各科的“教学大纲”更名为“课程标准”。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朱汉国教授告诉记者,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去年9月正式公布,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正在研制中,计划今年6月公布。

    1993年开始使用、经修订去年秋季再次投入使用的教材,虽然迈出了教材多样化的步伐,但仅仅是起步。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去年秋季在38个实验区使用的新教材在提高教科书水平、实现教材多样化方面成效显著。

    在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中,课程标准由教育部颁发,教育部主要负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定,担任“裁判员”而不再担任“运动员”。非行政、公务员系列的有条件的团体和组织,例如出版社和大学都可以申请教科书的编写、出版。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岩认为,教材编写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教材多样化,打破教科书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状况,有利于提高教科书质量。在教材编写中,各家单位积极应用新的教育思想,充分考虑学生心理、认知能力和学生的实际生活。

    去年,40多个单位和组织申报了108个教材编写项目,经过教育部对其编写方案和样章的审评,10多家单位的22个项目获得立项资格。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参与新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工作,有的学科同时出版几种教材供各地和学校选用。

    由于新课程教材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关注学生发展,受到实验区学生的普遍欢迎。许多课程增加了小组活动、综合实践、专题讨论等内容,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教师讲、学生参与程度低的状况,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们有了亲切感,学习兴趣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