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由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研究会主办的“迈向21世纪:青年与青年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何培忠提交的一份关于《中·日·韩·美中学生21世纪之梦》的调查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此项调查由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部,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在日、韩、美、中四国分别实施。其中,中国调查了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成都、沈阳等7个地区35所学校,2018名初、高中学生;日本调查了长野县、爱媛县、宫城县等10个地区20所学校1996名初、高中学生;韩国调查了汉城等5个地区,2022名初、高中学生;美国调查了芝加哥等18个地区18所学校,2019名初、高中学生。
展望21世纪
我国中学生最乐观 日本中学生最悲观
这一调查显示,我国近90%的中学生(其中初中生的比例多达94.3%,高中生的比例占89%)认为,21世纪将是充满希望的社会,这一比例在四国中是最高的。他们认为21世纪人们生活更加富裕、世界更加和平、人类更加幸福。韩国和美国青年对这一说法持认同态度的比例仅占六成多。与我国中学生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对21世纪的社会充满希望的日本高中生仅为43.9%,初中生的比例仅有55.6%。而认为21世纪人们生活更加富裕、世界更加和平、人类更加幸福的日本中学生的比例也仅占四成。
认为21世纪贪污腐败现象会减少的我国初中生的比例为63.1%,72.1%的我国高中生认为21世纪的社会秩序会比现在井然,这两个比例均超过了持相同看法的日本、韩国和美国中学生的比例。其中,日本中学生的看法最为悲观。认为21世纪贪污腐败现象会减少的日本高中生的比例仅为10.2%。
90%以上的我国中学生认为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社会,要求每个人比现在更有努力奋斗的精神。日本中学生承认竞争激烈的趋势和需要努力奋斗的精神,但在能够发挥自己能力方面信心不足。美国中学生不认为21世纪的竞争比现在还要激烈,但对努力奋斗精神的肯定则超过日本和韩国。韩国支持努力奋斗精神的中学生的比例在四国中最低。
成功的关键
我国中学生重知识面 日本中学生重朋友面
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知识面宽”、“有理想的学历”和“正直”(三者的获选比例均在95%以上)。86.6%的我国高中生认为获得理想的学历很重要。美国中学生认为“有理想的学历”、“路子广”、“智商高”和“正直”(以上四者的获选比例均在90%以上)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韩国中学生把“有特殊技能”排在第一位,然后是“对别人热情”和“关心别人”(三者的获选比例均在94%以上)。
日本中学生认为“有各类朋友”、“关心各种事,关心他人”、“对别人亲切热情”(获选比例均在96%以上)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16.6%的日本高中生认为要有理想的学历。
表示愿为别人和社会作贡献的我国初中生的比例为89.7%,高中生的比例为89.8%。但我国中学生当中也出现了“公私兼顾”型的新一代青年人,他们既重视为社会作贡献,又强调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九成以上的我国中学生希望成为能够自立的人。
日本中学生以个人生活为核心,支持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的比例在四个国家中最少(初中生占59.1%,高中生占65%)。
与其他三个国家的中学生相比,韩国中学生对个人兴趣和有一技之长最为热心。
美国中学生对地位、金钱、成名、有特殊技能等均有极高热情。
从政与责任
我国中学生愿意从政 日美韩中学生更重自我
对于“不想当官,因为当官就会责任重大”和“不想当官,因为为了当官就得牺牲自我”等观点,美国和韩国七成以上的中学生表示支持,日本初中生支持率也达七成以上,高中生支持率达五成以上。这表明,美国、韩国和日本的大多数中学生都不想以失去自我而谋求高地位。对于“当了官就能成为有钱人”、“当了官就可以不被别人使唤”等特权思想,日本中学生的支持率在四国中学生中比例最高。可见,日本新一代青年人肯定权力、肯定当官可以谋到好处,但自己却拒绝为此作出牺牲。
对于这些问题,我国中学生同日、美、韩国的中学生的观点均不同。他们对由于当官而带来的责任重大、牺牲自我及损失个人时间等并不反感(持这一看法的我国中学生占到四分之三还多),甚至把地位高、当官等作为人生的重大目标。这说明“官本位”的思想在我国年轻一代身上依然有影响。
在四国中学生对自我特点的评价中,我国初中生和高中生肯定自己“乐于助人”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分别达到16.3%和17.8%。在这一点上,韩国中学生和我国中学生较相似。日本中学生重视“交友”的比较多,五分之一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和谁都能合得来”。而美国中学生对自我特点的评价没有突出点,在价值观多样化方面最为突出。
在人际关系方面,日本中学生自我主张的意识很强,但在交往中似乎缺乏勇气。美国中学生自我主张的意识最强,但也承认应同周围人加强协调。韩国中学生将自我主张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对于同周围人的协调不太重视。我国中学生有两面性,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自我主张意识,也有足够的勇气,但却不喜欢同样主张自我的他人,认为应密切关注同他人关系的协调。
选择职业
我国中学生向往白领 美国中学生期望高收入
在我国中学生想从事的工作中,选择最多的职业是“律师法官”(初中生占44.6%,高中生占43.1%)、“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初中生占41.9%,高中生占38.3%)、“尖端技术人员”(初中生占34.7%,高中生占30.0%)、“医生”(初中生占36.1%,高中生占35.2%)和“学者教授”(初中生占30.6%,高中生占22.9%)。
日本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公务员”(初中生占26.2%,高中生占31.7%)和“专业技术人员”(初中生占19.5%,高中生占25.6%)。
韩国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中小学教师”(初中生占12.9%,高中生占8.9%)和“演员、歌手”(初中生占9.0%,高中生占5.4%)。
美国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运动员”(初中生占39.0%,高中生占26.5%)、“医生”(初中生占35.6%,高中生占25.5%)、“商店等经营者”(初中生占34.5%,高中生占42.1%)、“企业管理人员”(初中生占34.3%,高中生占35.2%)和“演员、歌手”(初中生占33.1%,高中生占32.1%)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学生想从事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职业的人员多,有明显的“白领”意识倾向。日本中学生对平凡普通但安稳的工作情有独钟。韩国的中小学教师是令人羡慕的职业。而能有一个较高收入的职业对美国中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调查同时显示,我国中学生打算求学深造的愿望很强烈。高中毕业后打算继续升学的我国初中生为81.5%,高中生为73.2%。美国、韩国的初中生八成以上亦表示毕业后将继续学习。而日本想继续上学的初中生是51.4%,在四个国家中比例最低,日本高中生想就业的比例最高。热衷于在科学领域有新的发现的中国初中生为64.5%,日本初中生为28.7%。与上述问题不无关联的是,中国中学生对学习考试最为重视。
日本青年问题专家千石保谈四国中学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