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夏令营中有所学;有的人士说,千万别把夏令营办成补习班;有的教师认为,夏令营应当开设多种兴趣小组,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有的学生说夏令营是扩大视野、出外游玩交朋友的好机会,夏令营应当办得跟“游乐场”一样,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有的孩子干脆就一句话,参加夏令营就是找乐,寻找在学校里没有的乐趣。
实际上,多年以来夏令营的得得失失一直都是让老师和家长们揪心的事儿,而熬尽脑汁想尽办法都想把夏令营办得红红火火并得到孩子们的共鸣,更是学校和家长们孜孜不倦为之奋斗和努力的目标。可关键的问题是,这么多年的夏令营办下来,从孩子们的眼神和表情中,我们却一直都只能很遗憾地找到那样一种失望,一种想说不敢说的淡淡的忧愁。
夏令营至少应当与课堂有所区别,至少和简单的“游玩”有所不同,某专门研究青少年心理的专家如是说。
夏令营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某校长如是说。
可孩子们怎么想呢?在诸如“吃苦夏令营”、“胖墩夏令营”、“聪明夏令营”风行全国的时候,他们对夏令营的要求,是不是停留在“只要夏令营里有小朋友在一起玩,就强过整天呆在家里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看电视”的水平上了呢?
这是一个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社会的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尽管在我们的夏令营中,那些“寓教于乐”的宣传口号,很是让焦急加焦心的老师家长们看见了些许“夏令营”的灿烂阳光。然而,在网络时代,面对如潮如涌的新观念、新思潮、新教育,连我们大人都有些恐惧的时候,我们的夏令营,是办成教育“课堂”还是办成玩乐的“天堂”?这个困惑,也许称不上什么“世纪困惑”,但绝对不会比“减负”、“素质教育”、“清除孩子们的电子毒瘾”等问题来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