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
|
|
|
|
|
孩子为什么会多动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多动行为缺乏科学认识,绞尽脑汁,费尽口舌,对孩子严加管教,却收效甚微。
其实,多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在不同的孩子各有侧重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具体分析: |
|
1.遗传因素
患儿的父母、同胞和亲属中患本病或其他精神疾病者明显要高,孪生子中单卵孪生子的多动症发病率达100%,而异卵孪生子的同病率仅占17%。
2.脑部器质性病变
孕妇吸烟、酗酒、不当用药、受到辐射;产前、产时、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难产、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或宫内发育不良;生后有脑外伤、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癫痫、一氧化碳中毒史等
3.发育迟缓
身体发育迟缓的迹象:如骨骼、体重、神经系统等,显得比同龄儿童要幼稚、不成熟甚至落后,三分之二的患者青春期后多动迹象明显改善
4.生化环境因素
铅中毒。研究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多动症儿童血中含铅量较高。
5.社会文化因素
不少多动症患儿的家庭有喜高音调、快节奏和近似噪音音乐的嗜好。电视、音响节目充斥狂歌劲舞、打斗凶杀场景,对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构成超强刺激、极易引起脑功能失调;现代高节奏的都市生活、拥挤的居住环境、眼花缭乱的都市广告、香水、香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的广泛应用等刺激。
6.教育因素
下列四种形式教育会诱发儿童多动症:
(1)放任型 家庭破裂、父母离异或早丧,子女缺乏教育;频繁换老师,教师管理能力差或放任自流,导致心理变态、行为偏离。
(2)专制型 教育方法不当或过于严格,在家中或学校中经常受到指责、打骂,儿童心理压力增加,精神紧张可致多动;老师的歧视、冷漠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为吸引大家的关注而多动。
(3)溺爱型 父母对子女过于娇纵溺爱,养成任性习惯,日后难以适应环境和约束个人行为。
(4)相关型 父母或教师自身行为不端,举止不稳,耳濡目染,诱使儿童多动行为;甚至家长幼年患有多动症,成年后仍冲动任性、脾气暴躁,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故本病有家庭倾向。
了解了孩子多动的原因,就可以有意识的避免有关情况,并对症下药,逐步矫正孩子的多动行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