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对付“问题学生”须有良方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2-02

  在教师的心目中,他所教导的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勤奋好学,遵守校规,尊敬师长,上课时专心听课,才是一个好学生。可是,在一班三十多个学生当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学生”。如何去处理“问题学生”,是令教师伤脑筋的事。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指那些时常旷课、迟到,不准时交作业,不守纪律等等。

  诚然,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当教师的都必须具备爱心和耐心,要有敬业乐业的精神。这对他们在生活方面及工作上是很有帮助的。

  俗语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说得没错。年轻学子在家里接受家长的庭训,在学校里受教育。学校是栽培人才的场所,而教师便是塑造每一个学生具有建全完美人格的工程师。

  教师的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背景也不一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大致上没有什么问题,教师只需时常督促和劝勉外,不需要太操心。问题就产生在少数的“问题学生”身上。不同的问题虽然有不同的处理办法,但是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处理问题要有耐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学生”有些来自单亲或破裂的家族。他们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也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因而产生了孤僻的性格,往往会做出反常的举动和叛逆的行为。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同情与关怀。因此,教师在遇到学生违反校规时,必须平心静气,千万不可在众多学生面前责备犯错的学生。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我们必须注意这一点。假如能在课外“一对一”对有关学生加以辅导,一方面不会耽搁上课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不致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何况是年轻的学生。我们必须紧记:“好言规劝胜过厉声责备。”

  总而言之,教师在处理“问题学生”时需要良方,要有爱心和耐心,对有关学生给予同情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