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0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语文教师和考生面前。说它以全新的面貌是因为2000年《考试说明》增加了透明度且透明度很大。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带*号的内容不考查:语音、标点、应用文;第一次明确地公开了试卷每部分要考查的题量及赋分情况,对于全社会关注的作文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一题60分;第一次在作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
一、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2000年高考语文试卷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一)6题18分
第二、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4题12分
第三、文言文阅读6题18分
第四、现代文阅读(一)4题12分
第五、现代文阅读(二)4题18分
第六、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二)3题12分
第七、写作1题60分
2000年《考试说明》的这一重大变化改变了长期以来高考语文命题与广大师生捉迷藏的这一极不正常的现象;也会打破一部分教师猜题、押题的复习备考的传统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显示高考语文命题与考试的公开、公平、竞争的思想与原则,显示了高考语文命题坚持改革、努力创新、寻求发展的新思路。 2000年《考试说明》的这一重大变化显示了高考语文不仅要坚持考查语文能力这一方向,而且加大了考查能力的力度。这是未来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表现在:
(一)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明确提出了: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语句、扩展语段的内容。当然2000年高考语文的试题也可能不仅仅或不完全是这方面的内容。这就告诉我们,备考时应注意加强对语言表达的训练,要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训练,不仅仅训练能够正确辨析词语、正确辨析句意,即不误用词语,不让句子出毛病等纯洁语言的能力,还要训练考生自己能够选用恰切的词语、适当的句式表情达意的能力,也就是发展语言方面的能力。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备考训练,正如一个国家要生存,就要发展。高考改革也要寻求发展,不能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如果总是保持过去的水平,没有发展、创新,高考语文改革就会走进死胡同。
(二)在作文方面,明确提出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这—标准。很显然,这是高考作文改革的新思路,其意图是鼓励冒尖,鼓励创造,鼓励个性特色。当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所占的分值比重来看,发展等级只占10分。这体现了高考作文不是作文竞赛,只选极少数的优秀者;也体现了考生不是学者,不是作家.不能有过高的要求,只能是针对高中毕业生的优秀作文而言,只能是在获得“基础等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三)2000年高考语文的作文评分标准。这一标准有四个方面内容:深刻透彻,生动形象,富于文采,富于创新。1.深刻透彻何谓深刻透彻?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考生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能够从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更能够从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预见其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2.生动形象何谓生动形象?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考生能够运用并善于运用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能够生动描写一些细节,能够丰满地刻画一些形象,还能够创设一些深远的意境。3.富于文采何谓富于文采?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文章中词汇量丰富,用词贴切、生动,句子灵活且富于变化,并且文中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有一定意蕴的句子。4.富于创新何谓富于创新?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文章构思精巧,运用的材料鲜、活且富于时代感,对于文中涉及的问题见解深刻且新颖,推理或想象有独到之处,文章能显示作者的个性特色。
二、199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高考语文试题的启示。
回顾一下199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会使我们对2000年语文备考的发展、创新有一个新的认识。1999年《考试说明》较1998年共有13处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①把“语言知识和运用”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②删去了古代文化常识和名言名句单纯性识记的考查内容; ③文言文阅读由约占全卷分数的15%降为12%; ④第二卷增加了语言表达的分值,由1998年的10分增至1999年的12分。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与199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变化是:1.1999年试题未涉及语音、标点内容。2.增加考查现代诗歌的鉴赏。3.第一卷由1998年的15题减为10题,全为3分题。4、取消了多年坚持考查的一小一大两篇作文,只要求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且内容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我们用1999年的语文试题对照一下2000年的《考试说明》可以发现: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每一部分的考查内容、题量、分值恰好与2000年《考试说明》吻合。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1999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是2000年高考语文的最佳模拟试题。即使如此,我们在指导语文备考时也要发展,创新。长期以来高考备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滞后,总是前一年高考试题考了什么内容、什么题型,第二年铺天盖地都是这些内容、题型。殊不知高考命题年年有变,其变化的依据就是发展和创新。因此备考训练时,除注意高考试题的典型和样板作用外,还要超越或者说突破前一年的命题模式。要在前—年命题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尤其是语言表达训练题和作文训练更是如此。
写作训练一定要强调发展语言的能力,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里。例如材料作文,一定要开头点明材料内容,中间取例论证,例子有古代的还要有现代的,最后一段的结尾要和开头呼应。类似这些框框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抑制学生发展语言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作文要有一定的模式,但过于强调模式就会成为一种固定了的、僵化了的东西。面对比较灵活的题目,考生就不懂得创新。比如1996年关两幅漫画的作文,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尤其是1999年的高考作文,相当一部分考生写砸了。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作文的备考一定要从过去的老路中走出一条新路,作文备考要发展,要创新。 因此,由《考试说明》对作文评分标准的变化,可以告诉我们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作文中尽可以使出浑身解数来表情达意。要鼓励学生冒尖,鼓励学生想象。在审准题意的前提下,提倡写出个性,写出新意,写出创造。 与此同时,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备考要发展、要创新,我们语文教师的思想、观念也要发展、创新。特别是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只能就写作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去评议作文,不能以教师个人的喜恶来给学生的作文评分,特别是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作文内容和写法。尤其是想象作文,也许今天看来不大可能的事情或者近似荒诞的理念,有可能会蕴藏着一种可贵的发明和创造。这种想象思维的火花,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并使之成为创新的燎原烈火。
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