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三年高考政治论述题的命题趋向及解题的思路
骆新华 吴海明
在政治科商考中,十分注重能力的考查.论述题是主观性试题的最主要代表,它不但难度大,占分多,而且高考的七种能力能得到完美的体现;然而,不少考生对命题的意图缺乏准确的把握,失分较重。为此,有必要对三年来高考论述题的命题趋向进行剖析.进一步明确解题的思路,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学生.
一、命题趋向1.瞄准“热点”,取材新。 思想性、时代性强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色,对于高考,当然要有这方面的要求.纵观这几年的论述题,始终是迎着当年重大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热点问题上。如: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自然成为高考的“压轴题”,1996年的36题,1997年的39题,1998年的39题均围绕国企改革命题.又如,香港的回国和党的十五大,是1997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两件大事,同样在商考试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1996年的35题,正是香港回归进入了实质性的因记时阶段,以“一国两制”的内容展开命题;1998年的38题,全国上下正掀起一股学习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高潮,高考便以此为背景进行命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气息,而且取材新颖、灵活,不落俗套,很好地发挥了“指择棒”作用.2.创设情景.角度多
首先,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来看:三年高考的论述题大多是创设一定的情景,如:1996年第34题创设的情景是有关“驻港部队组建的一份公告”;1997年第38题创设了“某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经验介绍”的情景;1998年第28题则创设了“中学生与解放军官兵,围绕学习邓小乎理论开展讨论”的场景;国有企业改革则创设了“两个图表对比并用”的方式.让广大政治教师和考生耳目一新.
其次,从问题的设问看,也是多角度设问。如三年来同样都是考国有企业的改革,但命题的角度不同。1996年的36题,围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的两个根本性改变,着重考查了国有企业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1997年的39题,面对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大而全,小而全”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等深层次问题,着重考查了调整国有企业经济结构;1998年的39题,围绕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理论突破,重点考查了国有企业如何调整、布局的新问题。这确是推陈出新。
第三,从答题的要求来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如:1996年第36题第3问:“如果在你去一个年产15万辆的我国大型国有汽车制造企业学习调查,发现上述问题也影响着该企业的发展,在调查报告中,对如何提高该企业的竞争力,你准备提出哪些可供参考的合理化建议?”1997年第39题的第3问:“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上述两家企业存在的问题?”1998年第39题每3问:“结合该企业的发展变化,谈谈你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显然,这些问题既强调联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又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3、突出能力,要求高。
在近三年的高考论述题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出现演绎式论述题,从而对考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具体更严格的要求。如:1996年第35题第2问:“这一方针的内容在公告中是如何体现的?“1997年第38题:”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998年第38题:”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结合上述发言,说明臬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这三例设问是典型的演绎式思维,演绎式的解题强调的是从观点到材料,材料怎样体现观点,重在“怎样”上做文章。这样既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考查考探讨新问题的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二、解题的思路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笔者以为,解答高考论述题的关键是在于审题。审清题意是准确回答的前提和基础。
审材料,明中心。 认真阅读材料,领悟材料,抓住材料中对于解题有用的关键性字、词、句。即通常所讲的要抓住“题眼”。 善于归纳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中心论点、中心意思(或分论点),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着边际; 根据设问的要求,灵活处理材料,对庞杂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筛选,充分利用有用的信息,舍弃无用的信息。
审材料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中心,要根据设问的具体要求,略有侧重。如:1997年第39题第1问:“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就是要概括出材料(这里指表格)的中心论点,即:企业间具有内在的经济联系,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使企业间的横向联系被人为地割断,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1998年第38题第1问:“图一(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第2问:“衅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等都属于这一类。又如1998年第38题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则须先仔细阅读材料,然后根据材料整理出“积极倡导……过上富裕日子”、“高举……符合……心愿”、“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考虑”、“搞建设……武装头脑”、“总怕政策会变……心里踏实”、“认识他的研究方法更重要……也应如此”等有关信心。这是审材料的另一类方式。
2、审设问,定方向。 高考论述题的设问,已突破单纯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模式,既有归纳式,又有演绎式,更有归纳与演绎的结合。因此,审清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抓住关键词。也就是抓住设问中的中心词,知道该题要求从什么角度去回答。如1996年第34题的第2问:“这一方针的内容在公告中是如何体现的?”这里的中心词显然是“内容”,而不是含义或意义。做好了这一步,也就找推了答题的方向。 理清知识点。即明确观点或原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如上例“一国两制”的内容具体应是:(1)“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2)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3)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同时还应明确高度自治权是指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和终审权等等。若对这一知识还模棱两可,就无法回答。又如:1998年高考第38题,怎样才能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明确:(1)先要学习和掌握理论;(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引申出(3)掌握理论重在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4)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也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样,方能避免“无米之炊”。
明确限定词。高考的设顺不是漫无边际的,通常有较为明确的限定。如:1996年35题第2问回答的重点限定为“在公告中”如何体现上。不少的考将“一国两制”的内容全部搬上,虽洋洋洒洒,但没有明确公告中其实只体现了第一、三条两条内容,没有结合这两条展开分析,泛泛而谈,得分也较低。又如:1997年38题回答的重点限定在“怎样做到”上,且在这四个字下面加了着重号,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不少考回答了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但做了无效劳动,而且使回答的重心发生了偏差,导致失分较多。 当然,无审材料还是先审设问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处理。而且,还要将材料与设问进行对照、比较。因为材料往往是丰富的、多层次的,而设问常从某一个或几个角度去要求,因而通过对照和比较,将材料和原理逐一归类,即为正式作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叙”“议”结合,成答案。 完成上述三个步骤后,就可以从容作答了。“叙”即表述经处理后有用的信息或中心论点,“议”即为回答设问所需要理论或观点,“叙”、“议”结合,就是理论与材料的结合过程。常用两种方法:一是用理论或观点去统率材料,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紧损耗题意去分析;二是从具体材料入手,得出理论或观点,使材料与理论或观点相符合,从而形成较为准确完整的答案。
如1998年第38题的信息经筛选后,便可与“正确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结合起,形成如下的答案:(1)要掌握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战士甲家乡过上富裕的日子,学生甲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一事实上要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头脑,战士乙心时大踏实多了等都说明掌握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2)掌握理论重在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学生乙的提法正说明了这一点;(3)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甲强调邓小平理论从实际出发来考虑问题,战士甲的家乡发生的变化说明高举邓小平理论符合老百姓的心愿,实践证明了这一点;(4)根据实际的变化发展来运用理论,理论只有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学生甲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考虑问题,战士乙的发言体现了党的十五大根据新的实际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运用等都说明这一点。 这样形成的答案既有材料,又同理论或观点结合,材料与理论或观点融为一体。以这样的答案来衡量考生的答卷,很能看出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考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高低,也走出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