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中分析,日本在六七十年代,由于经济迅猛发展,重体力劳动减少,青少年平均身高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而我国的经济起步较日本晚,这是导致我国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低于日本的一个客观原因。
另外,后天的体育锻炼对身高的增长有很大影响,我国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明显不如日本。1986年一项关于北京和东京两地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调查表明,当时70%~80%东京学生固定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活动,而北京只有15%~20%。于道中先生说:“这种差距至今仍没有多大改变。”
在日本,法律对新建学校体育场地的类型和数量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几乎所有的日本学校都有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我国虽然也有这方面的规定,但没有立法,学校盖楼挤占学生活动场所的事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的体育活动。
于道中还提到青少年自身的问题。他说,有些运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很有好处,但现在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很怕吃苦,缺乏毅力和耐力,无形中放弃了一些促进生长发育的运动。
于道中还介绍说:“一般来说,我们评估人的体质主要依据7个方面因素,即生长发育、形态状况、机能、形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是否健康、适应能力和免疫能力。不能说个子矮体质就不好,但这也是一个信号,我国1985年至1995年,学生的体质变化不大,其中耐力和柔韧性还有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明年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做青少年体质调查,关于学生的体质测定标准也将在明年上半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