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我偶尔听到一个广播:一位德国的领导人在了解了中国小学的教育现状之后说,我将把所有在中国读书的德国小孩带回德国去,在中国学校里竟然没有良好的艺术教育。广播发表后,不少听众纷纷拨打热线,我听到有一位听众如此说:“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要发表一下我对艺术的看法,艺术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必须按照透视解剖色彩等原理,还有就是艺术必须给人以美感,象毕加索的作品,一点也不美,怎能称之为艺术……”我听后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对艺术的了解程度如此肤浅的人竟然也干堂而皇之的给艺术一个如此错误的定义,他在大谈艺术的科学性的时候竟然忘记了我们的祖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之一的中国画,它依靠的科学性究竟有多少,作为一种意向绘画,直到近代中国艺术家到西方留学才将西洋的解剖,透视,色彩等科学原理带到中国。如此说来,古代的画家们所创作的多不是艺术作品啰!中国人不重视艺术,所以中国的教育也不重视艺术,我以为,艺术教育应该作为基础教育之一。否则,中国的学生不会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爱,设么是激情,中国的许多优秀的东西都要被遗忘,有很多产业也不会赶上国外,距个例子,中国现在很多该计算机的不懂艺术,做不出好的又创意的东西。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种植艺术。
K12五十人论坛讨论:
花匠:
正如《美国的科教兴国之路---5、造就有艺术气质的高科技人才》所叙:
[“美苏之争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一直以为是军备竞赛,是工业竞争,是钢铁比赛,直到世纪末我们才明白, 他们竞争最深层的东西是有艺术气质的高科技人才。”这是从今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传 来的信息。
50年代美苏空间技术竞争中,前苏联领先一步送人造卫星上天。这一下使美国举国感到耻辱,各部门首先指 责教育界,教育部门也觉得对不住大家,认真反省。10年后,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 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也即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艺术素养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 现在可以这么说,在中小学最没压力的就是音乐和美术老师了,每学期没有教学指标和竞争的压力,况且在应试教育下,已经很少课时的音乐、美术、自然常识、劳技等课全被语、数、外占领,当上头要检查了,就象象样样地全部开足,并关照孩子们如果领导问的话,说我们平时全部上的!为人师表的仅教唆学生撒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多大的阴影啊!
教育是一门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效果要经过十几年才能表现出来,我们必须要有远识,将来中华的腾飞全要由靠这些学生来实现的。理顺当今教育混乱的状况已刻不容缓。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今全社会重视教育的大好时机,规范教育竞争机制,加大力度强制性处罚犯规的学校和个人,保证规定学科的正常开设、严禁超课时、超作业量、加班加点及补课现象,清理家教市场。使我们的教育纳入正常运行的高效的轨道上来,确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他们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奋发学习,使中国尽快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