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香港、澳门、北京 三地教师学生有趣比较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2-28

  本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名园丁聚集北京,参加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华夏园丁迎2000大联欢”。香港、澳门两地教师代表占了三成。在三地做教师感受各不同,他们对自己的学生、职业,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香港做教师不容易

  香港教师收入10倍于内地教师,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中学当老师,起薪大致在1.9万港币,大约是内地教师的10倍。但是在香港做教师并不容易。

  香港的大辅香岛中学的叶庆和李柏炜老师都曾有过在内地的经历,特别是61岁的李柏炜老师曾经在内地执教十余年。据他们介绍,除师范毕业生外,在香港做教师,即使本科毕业也要有教育文凭。这个文凭要读两年的夜校才能拿到。

  香港教师的薪水虽高,工作量也大,一个教师一周的工作量要在37课时,除了班上辛苦工作,每晚回家至少要用2—3小时进行备课、判作业,而一个教师要一专多能,教一门主要课程外,还要辅以一二门其他课程。“我特别羡慕内地的教师,新教师上岗,会有老教师带他们,校长还会时常检查教学,在香港可能大家的工作量都太大,再说学校聘请的教师都被认为是胜任工作的。所以相对于内地的教学,香港的学生基础打得不够扎实。”

  香港学生最难教

  相对而言香港发达程度高,与外界交流多。学生们从小眼界开阔,反应敏捷,聪明。这是三地教师对香港学生的共识。

  但香港的孩子也最难教,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家长不配合,媒体给的压力大。叶老师为我们举了一个在香港常发生的例子:孩子考试时在桌子下放本书抄袭,被老师抓住了,找来家长,许多家长首先的反应是,你冤枉我的孩子。

  再加上香港学生常有自杀,教师就陷入两难,管严了,后怕,管得不严,觉得自己没尽到教师的责任。

  叶老师告诉记者,香港人工作比较忙,父母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通常用学琴、学绘画等活动将孩子的时间挤满,孩子缺乏足够的关心,受社会影响大。

  香港的学生们也有难处,上大学也要过几关。去年香港有16万人考大学预科,只有两万学生能够通过,而最终进入大学还要再考一次。同时还有两万的学生8门功课考0分,因为每门都没有及格,只能得鸭蛋。

  对于内地学生,叶老师的看法是内地的学生刻苦,好学。

  澳门:私立学校学生最多

  在澳门有90%以上的学生在私立学校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葡府对教育不重视,或者说对华人子女的教育不重视。据澳门中华教育会的李沛霖介绍,在澳门,1978年以前,葡府基本对教育没有投入,如果有也只对少数葡人子女就读的学校投资。所以澳门私立学校发达。在社会力量及教育界人士的争取下,澳门从1978年以后实现了10年免费教育。政府才开始对学校进行一定的投入。

  在澳门,由于私立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所以澳门学校的班容量也最大。有的小学一个班有60多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后,正加大对学校的投资,特别对班的容量进行了限制。

  谈到三地学生差异,李先生认为,北京的学生有礼貌,纪律性好;香港的学生反应快,知识面广;澳门的学生相对纯朴一些,但创造性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