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共鸣”:走进孩子心灵之路——曹美娟

作者(来源):曹美娟    发布时间:2005-09-30

校长发给我们一本书,名为《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以前就看过,觉得是一本好书,特别适合老师和家长一读。《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成名作。当我读完全书,被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天真,善良,纯洁,自然的行为和语言所打动。她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巴学园”和现在的学校与众不同。上课方式非常特别。在已经习惯了背着小手、中规中矩的中国小学生看来,这一切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这是真实的。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小林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这本书中的理论和教学方式虽然不能照搬,但他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关键在于,你的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你的爱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的童真?《窗边的小豆豆》能够引起我们共鸣,在儿童教育的方式上,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也许是他的教育方式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关爱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吧。我想:要是现在有像巴学园这样的学校,那该多好啊!豆豆是一个特例,我也不能因为这本书中的做法而效仿,因为有些东西是不能照搬。只有因材施教。要早早地发现学生的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最终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