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普通高中热”一再升温,职业教育的形势更加严峻,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出现较大幅度滑坡。
有关专家认为,职业教育危机四伏不仅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职业教育自身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职业教育在50年代时沿袭的是前苏联模式,同时也受传统的普通教育的影响,许多职业学校直接由基础薄弱的普通高中转变而来的。由于历史惯性的存在,职业学校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职业学校目前教材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明显陈旧,一些课程和教材甚至十几年来一成不变,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同时,教师学历达标率平均只有50%左右,远低于同等普通教育的教师。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中青年教师普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
教育部有关人士介绍说,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和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将陆续颁布。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给地方和职业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安排教学内容留有余地。1000种新的课程和教材也将分阶段地开发、编写,届时新的专业课程和教材将滚动发展,不断根据社会需要更新。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除了建设培训基地、提高现有职业教育教师的水平外,今后的职业学校将吸收一部分大学生、研究生任教,同时邀请相关行业有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教学活动。以后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评价标准将增加参加实际工作或生产实习的指标。
职业学校将尝试实行学分制,学生将能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同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过细,今后将拓宽专业面,学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再根据个人愿望和社会需求选择专业方向。
职业学校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将设立小企业创业和经营的培训课程,以指导学生毕业后创办个体或民营企业。
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升温,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就要停滞不前。目前我国城镇处在生产第一战线的劳动者有1.4亿人,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大部分又只是初级工。另据统计,我国成熟的农业技术的推广率不到40%,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
普通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不能代替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利用当前招生数量减少之机,增加自身的活力和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