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春季考生就业:波澜不惊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1-19

  春季高考在京城刺骨的寒风中进入最后倒计时。与招生办的忙忙.碌碌相比,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更关注应届毕业生的分配去.向。至于本届春季高考生的就业问题,中心的甘北林主任表示:“还.不在目前工作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可以肯定的是春季考生的就业政策.与期限都会参照秋季的政策与期限,而且只会越来越灵活。”

  对于记者“春季高考考生的就业与现行的就业时间相冲突,中心.为何不早作筹划”的疑问,甘笑称:“我们有经验。”

  甘解释,从人事工作角度来讲,接收工作是在四五月份进行的,.而春季高考的学生求职正赶上今年的指标用光、明年的仍未确定的空.档,难度比较大。但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北京曾招收过两年半学制.的专科生,毕业生找工作的时间与春季高考的考生相同。就业确实别.扭,可每年三五千名毕业生在计划经济时代照样都分了出去。甘强调,.所谓难度,就是指卡在用人指标上。

  对春季高考考生的就业前景,甘比较乐观。他认为:一是就业范.围拓宽。毕业生的流向不会集中到固定编制的全民所有制单位,而是.更多向非公有制单位靠拢,它们没有用人限制,不像进国有企业那样.严格。二是人事制度在不断改变,不断地开放搞活。除去国家机关依.照传统的进人办法,其他企事业单位是灵活管理,不再受指标的限制。.三是过去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去国有单位;春季招生的学生就.业与两年半制相比,可能发生一些变化,他们可能更多去机制灵活的.单位,会减轻这种难度。四是今后考大学,恐怕更多意义上不是为就.业,而是为攀登更高层的台阶,希望更高的学历。

  甘说,这些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有待于人事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