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读讲精练教学法的创立者张希谦提出小学数学具有两大主科“数学能力”和“语文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以语言训练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越来越感到数学教学中语言训练的重要。语言的发展标志着儿童智能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有机发展儿童的书面语言的言语语言。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形象的语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那就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解题能力。数学中的“读”集中在读概念、读法则、读题等方面,这与阅读语文的文章不一样。语文强调反复阅读,读出感情和意境来,数学的读要读出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来。如:在教<多些少些>一课时,我出示图画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出:一年级美术小组有28人,舞蹈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少多啦!我把“少多啦”几个字读得很重,而且增加表情,使学生很快理清题意,找出答案。
如:在教学减法一课时,我出示图后让学生看图编出简短的对话来理解题意,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从语言中找出题的答案。(24只茶杯够吗?不够,还差很多呢!)
我以小组合作式互相交流,就是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倾听对方的语言表达,再通过群体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的机会。长此以往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随着年级的升高,可由教师范读、领读逐步过渡到集体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等。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1在阅读中会抓管关键子;2在阅读中会抓重点词;3在阅读中会抓中心句;4在阅读中会展开联想,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心理学家桑代克指出“学习即联结”。书本上的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的知识点组成了知识链和知识网。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联系、想象的能力和开放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