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和教育的变化

作者(来源):夏彩芳    发布时间:2008-11-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给人民生活和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农村的变化

  我们知道,从七八年末到90年代初,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使全国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改观,改革开放前的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改革开放30年来,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以前农民耕田全都是用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

我欣喜的看到,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带领下,大多数的农村经济便开始了长期迅猛的发展,不少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上了一个台阶,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所有的农村家庭都有彩色电视,各个城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和健身活动中心,多媒体的网络传播也迅速的发展普及,许多家庭用上了电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二、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制订了新的教育政策,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公平作为中心,中国教育已经从整体上度过了最为短缺、最为贫困的时期。首先是教育越来越普及化。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颁布并实施了《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孩子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初中教育,办学基本条件得到改善,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简陋的教室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根教棒、一本教材,是老师上课的主要教具。那时的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老师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字,不够写了,用黑板擦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而现在,教室里有了电视机、多媒体和投影仪,上课不再是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多媒体等设备走进了课堂,老师可以不必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而是用多媒体等给学生展示课本知识,既生动又形象。第三就是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从以前的几十块,到现在的几千工资之外,还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劳保的保障,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师工资的不断上涨。教师这一职业已经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了。

总之,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农村和教育事业腾飞的三十年。在这短短30年的时间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亲身感受着社会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相信,改革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利!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