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论坛:对“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反思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1-25

在动物中,除了母爱,还衍生着许多对幼仔倍加呵护的景象,连人都会深深感动,这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种群繁衍的本能。

对一个民族来说,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本来不必费神劳心地说。但是,许多事说明,我们不少人糊涂了,做出了许许多多糊涂至极的事,发着孩子财,肥了自己身,除了存在着人影外,还有人的灵魂吗?“救救孩子”这句醒世名言,不知能不能有惊醒他们的效力?

我总觉得,对下一代,对教育,我们要站在更高的点上来看,特别是要深深地想,想着我们的国情,看着世界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本不同于我国过去任何时代的人口结构特点,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兴旺发达,我们的下一代要肩负着更重更大的担子。因此我们更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总觉得,在教育、和教育得以生存的大环境;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讨论中,还可讨论一个主题:我们的教育,必须立足于我们实实在在的国情——我们的实际,我们的人口结构特点,和面向世界,面向发展,来构思,来布局。为了少走弯路,经济的发展规划,落实到一个个具体地区时,应多从实际出发,应让大家都了解人口结构特点对末来的影响,来看下一代的责任,走现代教育的路。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怪现象,有着腐败……,这一切不利因素正在窒息教育,也窒息着下一代,也会窒息将来的发展。对这些丑陋,教——力不足,管——效不明,惩——果不大。对这个结局,我深深沉思:我们究竟陷入了一个怎样的旋涡?咀嚼着“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这句“壮言”,味总有点不大对劲。在生物界,繁衍是一种本能,“苦了孩子”,种群能在生存竞争中繁衍吗?在生物界,有那个种群是把这作为一种“壮言”的?然而我们却把它作为了“壮言”,把本来是自然和必然的事给予提升及拔高了,这样一来,思想怎能不糊涂?更进一步的是:这“壮言”有着较广泛的“基础”。在这“基础”的下面,就是真正的苦了的孩子。把走出旋涡寄予孩子的身上,这也是天大的错位。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都不愿看到这将来会成为历史的悲剧。孩子将来的责任和担子不会比我们轻多少,却却相反,要重得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是我们的自然和必然,如果连这点都丧尽,那末,想过没有,民族的希望会何在呢? 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理应为下一代的成长建立更好更优的环境,但为什么如此与发展的大环境不谐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们逐步解放了思想,却没有逐步解放人格,而人格的解放主要着重于自我。过去几十年的特殊的历史环境扭曲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人格,长期的封建社会又制约着人格的发展。我们是雪上加霜。没有解放的人格,就会麻木自己。社会丑陋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格的麻木。

邱吉尔是英国的伟大政治家,二战期杰出的军事家,他具有坚强的人格。坚强的人格和杰出的才华相辅相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当破译了德军的空袭密码后,为了争取更大的胜利,给法西斯以更沉重的打击,邱吉尔作出了果断的抉择:给德军以错觉。代价是数以万计的毫无知晓的英国平民在空袭轰炸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但却为将来更沉重地打击德军创造了条件,换来了更大的胜利。

在动物界,蚂蚁是一种社会性的昆虫。在非洲热带丛林中,庞大的行军蚁蚁群在前进的路上如果遇到河,会聚集成一个巨大的蚁团,从水面上滚过去,水面留下的是一层淹死的蚂蚁尸体,然而,整个蚁群却仍在继续前进。

我们都知道,一个社会在前进和发展过程中,牺牲是不能免的。生命的牺牲是显而易见的,是伟大的,还有许多不是生命牺牲的牺牲同样也是伟大的。现代社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就是人也随着时代而发展,人能直面人生,直面牺牲,珍惜牺牲,积极地主动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自身也在涅槃中锤炼,人格也在不断进化。如果思想解放了,社会发展了,而社会人的人格却定格或者倒退了,或者用不着讲人格了,社会会谐调吗?现代社会的框架结构非常复杂,绝不会处处一样,块块平等,但人格的基础是平等。在前进的路上,牺牲的形式也极其复杂,如果不能正视牺牲,人格必然会扭曲。伟大成就的基础是牺牲,广义的说就是奉献,最根本的基础是大众。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就是人自身的发展缓慢,人被分成君臣子民三教九流,大人是大人,小人是小人,孩子小时不被当作人,大了也作不了人!而且在当时的低下的生产力情况下,劳力的维持比孩子的成活有更实在的生存价值。因此大人会从孩子口中掏食,孩子甚至会被溺毙。人格是被低下的生产力紧紧包裹着,根本无从谈及人格的平等和发展,人自身的发展就非常的局限了。多年媳妇熬成婆婆,一个轮回接着一个轮回,这是我们过去落后的基础的本家。

蚂蚁过河,淹死的和活着的都是同一群体里的蚂蚁,蚁群中是不会有蚂蚁去探讨“蚁格”的,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本能,正因为这样,群体才能生存下去。那次二战期的轰炸中,被德军炸死的英国平民,在无知无觉中为民族牺牲了。邱吉尔将军是这幕壮剧的执导者,他活着,从现实的历史的角度去看,他是和那些死去的平民一样的平等,做的是同样为了民族生存的壮举,然而他更大的作用于历史,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人格,他是直面了牺牲,珍惜了牺牲。现在大人是大人,小人是小人的现象并不少见。车是代步的工具,是大人工作的需要,换了一辆又一辆时,已失去了原来的涵义,却不知学堂中孩子桌椅的残破;大人坐的是圆台面,孩子坐的是小板凳,大人吃饱喝足直至失去了饮食的意义,还不知小人吃了没有……,还有许许多多比这更大更厉害的。也许他们的思想是够解放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只有思想没有人格能行吗?他们是在直面牺牲和珍惜牺牲吗?之所以这些现象越发严重,我们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格没有?我们的人格到那里去了?

人格的解放,着重点是自我的解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我们更要珍惜。有个老师,在教学中,被一件事震惊。在一堂计算机的操作课上,二人合用一台机器,一个在操作,另一个在本子上写,做的却是订正主科的题目。他是一手二枝笔,同时进行的,已有几页纸了,少不了几百遍。当老师把本子拿过来看时,那孩子突然跪下,全班鸦雀无声,都望着老师,老师叫他把本子放到机房外面的桌子上。那天他是特别的坐得端正,一下课,第一个出机房,抓了本子就跑。在以后上计算机课是非常的认真,然而却也驱赶不了跪着做学生的阴暗。老师被震惊的是——孩子的心灵是跪着当学生的。我希望他做一个真正的人,希望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师的自我解放,让环境能让他站直了当学生。不知将来他能否想起这件事,有所触动和思想。将来如果是丑媳妇熬成婆婆,当人上人;或者,低声下气做人下人,都是我们的悲剧。只有理直气壮做个人,才是民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