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学生松绑 家长说:“不”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1-25

家长一(职员):在我国经济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面前,教育改革只能算作一个巨大的失败。课本、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相对于个体户、股份制、证券市场、高速公路、摩天大楼,那前者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该彻底改一改、革一革了!

  所提出的“减压”,并未涉及当今教育弊端之根本,不尊重个性培养、不尊重个人兴趣取向的发展,才是当今孩子们最根本的压力,才是最迫切需要改变的。

  可能让陈景润式的孩子踢足球,是他最大的压力,但每天做上几十道有难度的数学题对他来说其乐无穷;可能让马拉多纳式的小孩在足球场上每天跑4小时,他还余兴未尽,而让他拿笔做数学题,他也许会痛苦至极。

  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尊重个人兴趣取向的教育体系,盲目地喊“减压”是不合适的。

  再说,取消统考、免试就近入学,应在取得教育资源和格局合理调配均衡后展开,家长心中都有杆秤,优劣差别不消除,就会在金钱、地位、户口的不同作用下,产生教育资源的不均等拥有,并滋生腐败。

  家长二:现在小学生放假也没作业了,以前有作业都不老老实实写,现在不更了不得了,所以把他送到补习班,每天还和上学一样,上上课,写写作业,有老师看着,我们也放点心。

  说到负担,我觉得没像传的那么可怕。小孩子嘛,精力旺盛,多学点肯定没坏处。再说,小孩自己没有约束力,分不清什么事对他好,什么事对他不好。都说要按孩子的兴趣发展,他知道他自己有什么兴趣?他就知道玩!家长要是再不管,不给他加加码,他长大了还不得怪罪你呀!

  中央下这么个规定,学校、老师必须执行,而家长可没那么想,哪个不是掏钱在外面学,大家都学,就是“减轻负担”,那你说最后吃亏的是谁!

  现在社会上竞争那么激烈,工作难找,没有知识没有文凭能行吗?是,文凭不能代表一切,但你有那么一张纸就比没有强呀!所以说孩子不能太放松了,还是应该有点儿压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家长三(公司职员):其实,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啥活都干,那么多时间就学习还不是绰绰有余。学生、学生,不学习,还干什么?其实他们的负担并不重,只是老师留的作业方式不好。比如要背诵课文,背会得了,还要求再抄两遍,有这时间早背会了。我只希望学校、老师做的有用功多一点儿。

  家长四(教师):作为学生,固然要全面发展,劳逸结合,但学好书本知识是最基本的。送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要他好好学习。不留书面作业,虽然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也是一种对孩子的放纵。放学后只知道出去玩,他们对学习投入的精力就会逐步减少,而这对我们家长来说,恰恰是增加了负担。

  家长五(机关干部):总的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减轻课业负担究竟成效如何,从家长的角度,我觉得应该因人而异。对学习一直比较自觉、成绩也不错的孩子来说,影响不是很大;而对那些学习上不是很自觉、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如果不留家庭作业,孩子在课堂上消化不了的知识,在课后也无法及时补上,长此以往,像滚雪球一样,孩子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家长六(职员):现在ABC等级考试制代替了以前的百分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只是照顾了学生和家长们的“面子”,二者并无本质区别。而最终的升学考试仍然是用百分制来择优录取,因此,分数对家长对学生仍是致命的一环。同时暴露出这样的改革形式化的弱点。我们国家的国情不同,在教育方法、制度上也不能完全效仿西方。作为家长,我们还是希望能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真正减轻孩子们同时也是家长们的负担。

  家长七(公司老板):(采访时该家长在长春路书店为孩子挑选一大摞练习册。)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没文化的人,与我同是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原因。钱袋子比脑袋瓜“鼓”得多,可俺知道脑袋瓜里没点内容,钱只能像起初赚的那么多。摸摸书皮,心里都觉得踏实。儿子才上二年级,作业等于没有。这一天天玩还不把以前学的给玩光了。一共几门课程,一门一本练习册,我还得挑有答案的,到时给他批一批。谁叫我没有知识,老师假期又不能搞辅导班了呢?

  家长八(工人):那天我在厨房做菜,正在看电视的儿子大喊让我看条重要消息。一看,是中央教育部召开电视工作会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事。儿子拍手叫好,“申冤了,申冤了!”看着儿子,我哭笑不得。小学生向来被誉为“祖国的花朵”,应该拥有阳光灿烂的童年,游戏娱乐中也可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小书包平均约重四五公斤,什么“英姿带”、“背背佳”,我看什么都是花钱不好使的东西,去点书包的重量倒是真的!

  家长九(公司职员):中央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已经严肃地提出好几次了,可见其已刻不容缓,急需解决。但我还想提出一点疑义:没有作业、取消考试了,如何衡量学生的成绩,等级制如何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对孩子心里有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