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书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来源):夏彩芳    发布时间:2010-06-03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世界文明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人们的书写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人都认为电脑打印可以代替书写。其实,作为琴棋书画之一的书法,不仅是高雅情趣的代名词,也是一门普及极广的实用艺术。书法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学业成绩的必备前提,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现在,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追其根源是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习惯就是一个人稳定的意志品质的外化。书法教学可让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静心习惯的培养。写字是一件细活,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往往会戒除浮躁、好动的心理,静心于点、横、竖、撇、捺之中去,这就是书法能使人致静的效果。而浮躁、好动又是当今青少年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书法训练,学生会逐步体会到宁静致远的意境。
二、对学生认真习惯的培养。认真在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可表现为自觉性强和自制力强。学生为了把字练好,为了使自己的书写整洁美观,就必须要求自己自觉地反复练习,掌握字的结构特点。这种保持页面整洁,不写错别字,把字写美观的意识,自然会形成一种做事认真,力求完美的好习惯好作风。
三、对学生刻苦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刻苦往往是其意志品质坚韧性强的表现。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总是浅尝辄止,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而练字过程可以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从而为一个具体的目标更加努力地练下去,自然会培养起韧性,培养起吃苦耐劳的精神。

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书法写好,必须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并要脑、眼、手相配合,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极有好处的。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