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3-06
3日在市教委座谈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简称《谈话》)的教育界人士兴奋地说:“种种迹象可以表明,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十几位教育界老领导、现任学校负责人应邀参加了在市教委举行的会议。
对于教育此时此刻如此受人瞩目,与会者在感到兴奋的同时又显得十分不安。他们说,事实上,江泽民是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针见血的批评。
市教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陈爱京说,类似江总书记在谈话中提及的那几起青少年犯罪事件,也曾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在我市高校,就有学生因为排队争执,或是因为不能忍受同宿舍的打鼾声,而伤害同学,令人触目惊心。
教育出现的问题,非一日之寒。与会者认为,表面上,学校一直强调德育工作被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但是,正如《谈话》中所言,问题的症结在于,长期以来,对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法制等的教育一直没能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足够重视。市民盟副主委、厦门六中教师柯伟念说,我们太过分重视孩子的成绩了,即使在今天,我们的一些学校仍是在根据学生的成绩来排定座位表,“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等观念根深蒂固。与会者还不无担忧地表示,目前,学校的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方法“缺乏实效”。
在《谈话》中,江泽民还强调学校与家庭要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来要求和鼓励青少年勤奋学习,并指出“如果方法不对或不适当,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在这些从事教育实践的与会者中引起了共鸣。他们说,这使人们再次充分认识到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重要性,减负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应该被“不折不扣”地执行。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不是争论的时候,而是如何贯彻的问题。市教育科研研究所副所长谭南周说,高考和用人制度等干扰减负的因素固然存在,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逃避减负工作的借口,他说:“教育部门应该找出自己的不足,花时间来改正它们。”
尤其令人们兴奋的是江泽民在《谈话》中关于“对于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的阐述。与会者说,这番话给了我们更多的信心,因为,教育的确并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教育好学生,还需要包括社会和家庭在内的其他力量的支持。
“看来,中央这次是真正下了大决心,要对教育这个老大难来个‘手术’,”这些教育界人士喜形于色,“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