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虽说由于这些网络公司没有现场接入电话线,无法实现当场的网上招聘洽谈,但电脑所显示的网上招聘信息已经让从事人才招聘的专家感到了“新经济”实实在在的压力与诱惑。
北京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健告诉记者:“今年人才交流会最大一个特点是:网络全面进军。他们在传统的招聘形式外,也开始了网上招聘的尝试。”
在招聘现场,中华英才网对“您是怎样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一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结果令网络人士相当欣慰:互联网上找到工作的人已经占到23%。而在人才招聘会上、靠亲戚朋友介绍、利用报刊杂志广告、人才中介机构包括猎头公司找到工作的,分别占36%、24%、13%和4%。
23%的不俗业绩,使有人轻松地打着比方:互联网上招聘,似春暖花开,生机勃勃,而传统的报刊杂志招聘,难免进一步落英缤纷。有关专家指出,虽然不能说利用传统媒体的招聘已经风光不再,但毕竟网上招聘超出其10个百分点,说明来自网上招聘形式的冲击越来越大。
一家专门的人才招聘网的网页上,主办者表达着对“网上求职”近乎诗意的理解:上网求职是很适合白领的一种求职方式,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找工作,的确很写意。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轻松地搜索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位,这是任何传统方式都无法比拟的。zhaopin.com的招聘网上,共有441家公司提供的6141个职位,这些公司囊括的行业有科技、房地产、建筑、金融,也有互联网公司、网上书店等等,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其中博士伦公司的高级自控主任等职务也虚席以待。
记者注意到,网上求职的过程已经相当简便,填写“自我介绍”专栏后,应聘者会立即拥有一个密码,进而通过简历中心建立新用户。
网上求职填表与传统求职有诸多不同,比如婚姻状况的分类有已婚、未婚、离异、分居,还有一栏“保密/不详”,可以理解为网上招聘对于求职者不想透露的一些个人情况的“关照”。身份证号码一栏注明“这一信息不会出现在您的简历中”。另外,在开始网上求职之前,这样的提示不可或缺:“留下个人Email地址相当重要,我们会用这个地址和你保持联系,并向您发送最新职位信息。”
互联网招聘发展迅猛,业内如IBM等大公司的带头作用不可低估。早在去年年底,IBM就推出只在网上招聘的战略,一时间,业内企业群起效仿。加之“.COM”近期成为社会趋之若鹜的新时尚,网上招聘红火一时已在情理之中。
业内人士认为,实际上,这种发展与网络经济的巨大人才需求密切相关。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的网络公司,已经张开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往往“近水楼台”开发网上求职资源。在2000年北京地区人才交流洽谈会上,660家招聘单位,招聘网络人才的就达120多家,共有1500多个职位待聘;另据中华英才网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3月,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共计空缺职位44873个,其中16590个职位来自IT业,占总需求的40%。
一些网上招聘的从业人员表示,相对于国外的人才网站,目前国内的网站还比较落后。无论是网上简历的数量,还是职位的数量都难以同日而语。
他们认为,今后网上招聘会发展更快,会让求职者感到更亲切、方便,提供的服务也将更个性化、多样化。人才市场的沉浮,是经济发展的缩影,假以时日,网上求职成为招聘主流可能不再会是令人称奇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