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远程教育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已有多种形式,如函授、广播、电视等。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远程教育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目前,国内的远程教育网站大体可分两类:一是由政府与高校开设大学课程,创办“学历”、“文凭”教育,这类网站具有权威性,又可取得有关部门承认的学历证书。另一种是由公司或公司与学校合作创办的“辅导”型网站,主要针对中小学生,提供以学习辅导为主的服务并兼有娱乐项目,如汇文、101网校、洪恩在线等。
可以说,远程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只是近两年的事,除了网站颇为看好的远期商业利益的驱动外,政府的支持推广也是其巨大的动力。据《华声报》报道,早在去年6月14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就提出了3年内建构现代远程教育框架的目标,该体系以中国四大互联网之一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主干,将建成8个地区网络中心。
此后,国内教育界首先作出反应。据《华声报》报道,去年8月,上海市邮电局与市教委,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电视大学和上海市教育信息中心签订协议,创建公众远程教育平台,全面推行网络化多媒体的远程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去年12月17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举办的“中国新千年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韦钰说,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任务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实际上,网上远程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据美国报纸报道,亿万富翁M·塞勒曾宣布,他将斥资1亿美元,作为创建一所网上大学的首批资金,他还出惊人之语:“大学将失去对知识的控制权。”他认为此举将“给千百万人的生活带来永久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的诞生和飞速发展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改观。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它的方便快捷和互动性为每一位求知者提供了最大的便利,网络远程教育因而被认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01网校的副总经理刘学艳女士认为:“网络教育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孩子有条件把想学的东西调到自己的电脑屏幕上,就像在超市买东西一样,把想要的东西拣到筐里。孩子也愿意接受自己挑选的东西。此外,传统教育的缺点在于注重知识灌输,老师教什么,孩子学什么。而在网上,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一种技能,一种学习的方式。”
汇文远程教育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教育硕士丁京先生认为:“网络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学习进度的限制,师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也更多。”该网校成立于去年12月,目前注册学员已超过千人。
网络教育丰富的内容、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以及比请家教低廉的费用都成为吸引学员的重要因素。对于那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而言,网络教育还创造了一个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这也正是国家大力推行网络远程教育的动机之一。目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已连接国内外城市70多个,有550余所院校,用户达100万人,正逐步向教育部提出的“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标前进。
内容无疑是网络远程教育的关键,汇文网校除开设了每周同步教学外,还开设了在线答疑、知识宝库、难题攻擂赛等栏目。
我国网络远程教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怎样呢?101网校的刘女士说:“我们主张通过网络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是学到知识。我们在教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帮助孩子积极关注社会,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她举了一个例子,1998年我国南方发生水灾时,该网校组织学员进行讨论,结果学员们提出了捐款的倡议。网校没有直接受理捐款,而是引导学员,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比捐款捐物的效果更好。该网校调查发现,95%的学员家长对这种教育模式感到满意。
家长徐文英说,女儿以前不知道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上网校后大有长进,期末考试中12门课11门得了优,这还是第一次。她认为,获得知识固然重要,而学到一些终身受益的方法尤其值得称道。
学员们也有自己的看法,汇文学员、北京八中的王燕说:“网校挺刺激,尤其是在线答疑,晚上写作业碰到问题,马上到网上问老师或给网校发E-mail,不一会儿解题思路就传过来了,不用等到第二天。网校特有的多媒体实验也很有意思,具有动画效果,比课堂上直观多了。”
网络教育尽管具有许多先天优势,但同样它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据悉,目前中国有2000万台个人电脑,而要达到普及的程度,则需8000万台。电脑普及率不高,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在网上误入歧途,上网速度慢费用较高,无疑都是制约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目前网校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汇文丁先生说:“作为按股份制模式运作的网校,要长远发展下去,就得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即在投资人、网校和服务对象三者之间形成平衡性的互动,保证服务质量,进而获得收益。只有获得收益,网校才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资金。”他坦率地说,目前该校尚未达到这种水平。
洪恩在线总裁王彤彦则认为:洪恩在线精确地把握了自己的定位,给当前的互联网教育注入了活力。根据中国国际互联网调查中心调查的数据,大多数网民年龄在35岁以下。洪恩正是以他们为服务对象,灵活地安排学习方式和节奏,除了自学,还开设论坛方便求知者之间的交流,这使传统教育中的“一对多”的学习方式较变为“多对一”,学习环境更加开放。他认为,网络教育虽然目前还只能是现行教育的补充,但肯定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网络教育将会产生多大影响,会不会代替传统教育而独霸天下呢?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谭浩强教授首先肯定网络会对教育产生影响。他说:“美国一个男孩十几年没离开家,靠一台电脑上网一直读到硕士。这就是影响。二战以来,社会变化很化,但教育改变较小。教育在网络时代受到的冲击因而也最大。这种冲击还不仅表现在教学形式的改变上,甚至表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学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同时听一位老师讲课,因材施教无法推行,而网上教育则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对于那些受条件所限无法接受大学教育的人而言,网络教育更是件好事。”他认为,“将来出现无围墙学校是可能的,但有围墙的学校还要有。”
谭教授认为:短期内,网络远程教育不会取代传统教育,只能是其有益的补充方式之一,“老师的言传身教,谈吐、衣着、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网络教育欠缺的;网上学校单调枯燥,谁愿意整天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屏幕?学生需要老师,跟老师交流。”
谭教授还谈到目前制约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问题,即中文网站资源太少。懂英文的人毕竟不多,这就需要有许多人做些扎实的基础性工作,如把图书馆的东西搬上网等等。
《个人电脑》总编辑刘瑞挺教授说:“对网络远程教育的影响,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历史在前进,技术不断发展,从书报刊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本身,无一不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网校再好,也不能代替老师。老师有头脑,能思考,随时都有新观念。假如你没去过斯坦福,怎能体会到那里的学术气氛呢?网上去美国与亲身到美国,感觉绝不相同。进不了北大、清华,在网上接受教育也好,可清华、北大不会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