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科学界要大 力弘扬科学精神,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大力弘扬科 学精神。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 新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大发扬起来。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 况的变化,及时察觉和研究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 断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不 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工作。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 会、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 隆重开幕。这是世纪之交我国科技和工程界的一次盛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会 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 性。科学界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各条战线、各个部门 都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要使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 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大发扬起来。
     江泽民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 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我们 要抓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抓紧国家 创新体系建设,抓紧推进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加快高 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速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利大力促进我国的经 济建设,提高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
     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大会表示 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 献的两院院士,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 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的北京,微风轻拂,阳光灿烂。人民大会堂内, 鲜花绽放,金桔飘香,千余名两院院士济济一堂。他们 中有为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开拓和奠基的老一辈科学家, 有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中青年科学家。
     在这世纪更替之际,群英荟萃,共商新世纪我国科 技创新发展大计。
     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 出席大会。
     江泽民指出,在这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 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 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 动力量,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大 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在20世纪里, 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文 化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发生了 历史性的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到本世纪中叶赢得了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我国科技 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根本的政治条件。新中国 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 技事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 峰,创造了“两弹一星”等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科技 奇迹,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有力地推 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这一百年的历程, 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国家的科技事业与这个国 家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科学家的事业与自己祖国和民 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实现国家独立、安全、 稳定的前提下科技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只有献身于祖国 和人民事业的科学家才能大有作为。
     江泽民强调,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 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 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前景。我们面临着 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政治走 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实现跨世 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就是 我国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中, 科学家的作用十分重要,还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 支持和参与,形成科技发展最深厚的基础。坚持与人民 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动力 和产生更大的威力。
     江泽民说,应形成全国方方面面共同促进科学发展 的良好气氛,应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 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弘扬科学精 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 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 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就要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 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就 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 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就要甘于奉 献、攀登高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智慧和力量,敢 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艰险,始终勇往直前。
     江泽民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 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他说,科学的本质就 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我们必须开阔眼 界,紧跟世界潮流,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 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 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推进科技发展,关键要 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 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掌握 前人积累的科技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 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这 是知识传承和发展的通途。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 为的方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力争在有条件的 领域实现突破,力争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 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江泽民指出,我们的事业在不断前进,我们的政策 措施和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 发展和勇于创新。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 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及时提出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及时改革生产 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 发展的环节。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 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 化,及时察觉和研究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从人 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吸取营养,不断改进 和完善我们的工作。
     江泽民强调,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 神、创新精神,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 不懈地在全体人民中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 扬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在全社会学习科学、相信科学、 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不仅 要看其在世界先进水平上的成就,而且要看其全社会的 科技文化水平。全社会科技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就 可以为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坚持不 懈地弘扬科学精神,是全党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 辞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习 科学知识,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带头在工作中运用科学 方法。在处理一些涉及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重大问题 时,要听取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决策 的依据和参考。现在世界新知识、新发明、新事物、新 产业层出不穷。领导干部不学习、不研究、不思考这些 新的变化,就会落后于形势,从而也就很难做好领导工 作。领导干部都必须学习科学知识,贯彻科学精神,讲 求科学方法,为群众作出表率。
     江泽民最后说,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和长 治久安,需要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我国科技事 业的发展,也需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年轻科技人才。这是 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战略性任务。当今和未来世界的 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大时代,应该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 科技进步也好,社会发展也好,总是在昨天超越前天、 今天超越昨天、明天又超越今天的历史运动中前进的。 这是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般规律。要不拘一格地选用年 轻人,努力从学习、工作、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创 造条件,让年轻英才不断涌现出来。这应成为我们推动 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其他各个方面创新的重要指导思 想。惟有英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发展 的活力。
     李铁映、吴邦国、罗干、钱其琛、温家宝、曾庆红、 吴阶平、周光召、王忠禹、钱正英、朱光亚,以及在京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今天的大会。
     大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致开幕词。
     会前,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出席大 会的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
     据介绍,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组织两院院 士,广泛团结全国科技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的 世纪里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积极投身建设国 家创新体系,参与国家经济建设重大项目决策咨询,为 胜利实现“九五”计划进而迈向第三步战略发展目标而 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