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看天下:新加坡科技教育从娃娃抓起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9-03

    经过多年的巨额投入和精心建设,新加坡目前已经建立了先进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59%的家庭拥有电脑,家庭上网率达到42%,这一比率在亚洲是最高的。然而,对新加坡这样一个富裕的小国来说,基础设施等硬件上的配置是相对容易的,如何培养善于运用信息科技的人才才是政府考虑的难题。

      新加坡教育部从1997年开始在各中小学推行信息科技教育计划。教育部把350所学校划分为三组,分三个阶段进行。1997年是第一阶段,包括22所学校;第二阶段在1998年实行,包括108所学校;1999年是第三阶段,涵盖其余所有学校。

      参加第一阶段计划的学校都经过严格的挑选,标准诸如学校的声誉、地理位置以及学校类别等。其中的一项标准是校长必须理解科技,而且具有支持并力主在学校首推信息科技教育的远见卓识。同时为了反映不同学校在实行计划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和挑战,从私立、公立以及社区学校中分别挑选一些参加。第二阶段的学校则来自于自由申请,包括50所小学和50所中学。

      但是,规划容易执行难。最困难的是对目前在职的2.4万名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新加坡教育部为此设立了科技教育处,专门负责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以及学校建筑设施的设备配置等。按照计划,到2000年底,所有教师都要完成科技教育培训。教育部还另设信息科技培训署,由60位拥有至少5年教龄的全职教师组成,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各学校的优秀教师和课程带头人。教育部先集中对他们进行信息科技教育的基础训练,然后让他们在工作中应用推广。

      其他教师的培训大多在学校进行,内容包括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课程设计等,由各校系主任监督执行。到2000年底,所有教师都要完成50到60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学校发给每两位教师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备课。如果教师决定购买笔记本电脑,他们还可以申请40%的补贴。一旦完成培训,教育部将给每个学校拨款1.4万新元(1新元约合5.2元人民币)用于教师的再培训。

      政府拨款20亿新元,主要用于购买硬件、软件和进行培训工作。由于每两到三年存储芯片等很多硬件都会过时,需要更换,因此拨款的一部分要备用于科技更新。此外,国家还为学校自己购买的硬件提供75%的补贴,每年经费额高达25万新元。关于电脑的配置,教育部的计划是在小学为6到7名学童准备一台电脑,中学是5人一台。此外,每年还继续提供专项资金用于软件升级和再培训。

      教育5年计划完成后,也就是到2002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学校电脑的拥有率和教室连接互联网的接口等)将基本完成,所有学校全部上网,从小一到高三的学生,平均每两名学生将能共用一台电脑,30%的课程时间通过计算机进行,所有的老师也都要具备把信息科技应用于教学和学习中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学校联系”这一全国性电脑网络,所有的学校都与教育部总部联系了起来。这个网络可以帮助学校处理学生考试成绩,学生相关资料如个人资料、父母资料、学生简况、体能测试成绩、就学历史等。还协助学校编排上课时间表,管账和为图书馆编制目录。教育部也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和教育部网页,向各学校分发通告。

      无可否认,新加坡政府的信息科技教育规划是世界领先的,它为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在新世纪的新经济竞争中掌握制胜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