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探索教授、副教授履职考核机制,始于1998年,并先在理工学院进行试点。今年5月,学校将之推广到全校,要求被考核者填写履职考核表,且公开展示、公开述职;然后由学院或系考核对象的思想政治表现、教学、科研等履职情况进行评议,评出等级并呈报学校。
考核数据显示:55岁以上博士生导师科研成果数,明显高于全校教授人均数;近年从国内外引进人员中,绝大部分表现活跃,在学校学科建设中作用明显;45岁以下教授和35岁以下副教授的科研成果数量和承担科研经费数额,皆高于平均值,优秀率也较高;双肩挑人员(指现任党政工作两年以上者)科研成果高于学校平均值。而部分年龄偏大教师由副高升正高后,在学科建设中带头作用不明显。
教授、副教授“履职考核”带来了什么?一位化学系教师对照一位同系优秀副教授后说:“平时知道他是位优秀教师,但没想到他竟发表了那么多论文,同为副教授,我肩上的压力一下子就重了。”而法政系一位年轻教授说得更实在:“学校此举是给我们提个醒,教授的位子不再是终身的了。”对学校而言,考核教授、副教授,对真正形成“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良性机制,是一个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