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生入学的尘埃已经落定。那么,助学贷款在各高校中的实施情况如何,学生们的反响又是怎样的呢?
    方兴未艾热中有冷
    随着通知的下达,全国各地校园纷纷掀起了声势不小的助学贷款热。据有关部门统计,开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国已有近37000名大学生获得了累计达2亿元总额的助学贷款金,并有2亿元合同亦已签订。各高校的有关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北京大学开学仅10天后就使一批经济贫困的学生领取了总额30余万元的助学贷款金,成为北京市首批领到无担保信用方式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学生。据悉,该校还将在9月底左右发放第二批。
    北京理工大学为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提供种种便利,保证想贷款的学生都能贷到款;同时还从贷款困难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国家贴息50%的基础上再由学校追加力度很大的贴息资助,预计学校每年要为此拿出百万元左右。北京师范大学贷款申请人数超过500人,贷款总额为131万余元。
    同时,获得权限的四家银行也在为支持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积极行动,仅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海淀支行就已经和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在京高校联系发放助学贷款。据悉,其它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也在积极筹备开通此项业务。
    浙江、江西等各地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助学贷款,浙江省34所省内高校困难学生可发放总额达1亿元的财政贴息助学贷款。
    然而,与外部环境的热相比,作为主体的学生显得反响并不十分强烈。北大首批领取助学贷款金的人数仅29人,北师大与银行办理手续的也只有93人,而该校特困学生共有1700余人。这些都是一个侧面的反映。
    转变观念完善机制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有三:在于观念上一下难以迅速接受这种用自己明天的钱来资助今天的学习的现代方式;有少数学生仍然寄希望于不用偿还的学校其他助学方式;另外,国家贴息仅有50%也是一部分学生犹豫的现实问题,以一个本科生来估测,毕业四年后每月要付千元左右还贷并非毫无顾虑。
    对此,有关人士称主要在于学生要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估测,助学贷款的体系亦尚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学生们的观念需要转变。需要助学贷款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绝大部分为农村孩子。他们的生长生活环境、社会习俗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宁死不贷”、“欠债可耻”的心理倾向,缺乏风险意识下的长远目光,道德观念阻碍着借贷的心理。但他们没有想到,这借的其实是自己的钱,是今天的我向明天的我借钱,这非但不可耻,反倒需要有一定的勇气和自信。而且是向国家借,等于是自己和国家携手来帮助自己成材,是双赢。何乐而不为?至于期望其他助学方式的学生则更没有必要等待观望。
    同时,整个助学贷款的体系在现有基础上亦需不断总结新情况,完善自身。例如个人信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贴息比例的进一步调整,发放权限的进一步扩大和竞争机制的引进,贷款手续如何在保证方便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等等。
    助学贷款大力推进
    助学贷款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上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这也正是其长远生命力之源。事实上,国家今年大大放宽助学贷款的条件,已是许多人期盼的结果。作为一个积极的长远项目,助学贷款出现新一轮的热潮也是可以预期的。相信随着同学们观念的逐渐转变,信贷制度的日益完善,助学贷款会持续下去。
    跨过门槛的助学贷款刚刚举步,让我们一同帮它走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