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时刚过,数以千计、顶着硕士或博士头衔的学子涌入招聘现场。联想、清华紫光、清华同方、用友、时代集团、深圳中兴通讯北京公司以及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企业成了现场应聘的热点。不到两个小时,北京电信系统就收到1500份简历。
    在这六千多名研究生中,有两千多人是从外地星夜赶来参加应聘的。武汉大学应届毕业生乔娟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身份,被几家单位看好,约她会后再谈。不少研究生是在南下深圳、广州求职后又在招聘会前一天赶回北京的。人民大学一名经济学硕士告诉记者:“通过比较,觉得还是北京的就业环境好。所以决定在北京找一份工作。”
    这次双向选择专场会,引来本市113家高新企业、39家科研单位和28家国有大型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为支持西部大开发,主办单位还特邀内蒙古等西部省区的单位免费参会。有志开发西部的研究生可在现场办理登记手续,会后由市人事局负责向西部省区推荐。昨天,已有260多名毕业研究生自愿报名去开发大西北。
    市人事局副局长孙振宇认为,此次研究生专场会的火爆场面说明,北京仍是高素质人才的首选之地。近几年,本市高新技术产业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与人才的不断涌进密切相关。市人事局今年已为本市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输送硕士以上研究生3000多名,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其实,今年的人才争夺战从10月份开始就在京城高校校园内打响。为何昨天的招聘会仍引起众多知名企业和研究生的兴趣呢?清华大学一名姓李的研究生说:“校园内招聘,毕竟单位有限。这样的双向选择,空间大,信息量足,机会更多。”